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并发症

糖尿病发生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危险因素的数目及因血糖控制不佳所产生的并发症。

1.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成年人的高危因素:

年龄≥40岁、IFG、IGT、超重/肥胖(体重指数≥24kg/m2)、缺乏运动、具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或妇女既往妊娠糖尿病(GDM)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和/或抗抑郁药。

(2)儿童及青少年的高危因素:

年龄≤18岁、超重(体重指数>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伴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伴有代谢综合征。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对其先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概率及危险程度。

2.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与慢性并发症,主要因为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血管、神经等全身器官造成长期损害,继而产生各种病变。

(1)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

2)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

HHS的发生率低于DKA,但病死率却为DKA的10倍,是较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多发于老年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高血糖但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严重失水、意识障碍。

3)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的高乳酸血症,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主要与服用苯乙双胍有关。

(2)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可蔓延发展至全身各器官,与多种原因(遗传、年龄、血糖控制水平、病史及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等)有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导致的大血管病变为主要死亡原因;致残则主要与微血管病变有关,如因视网膜病变导致的成人失明,因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因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等情况。现在各种权威数据均已证明,血糖的有效控制、对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合理干预、生活方式改变是预防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