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些事情要先去相信,才会发生

我觉得没有以前对自己狠了。往前推一两年,我是拼了命地对自己苛刻,靠着吃没有一点儿油星的水煮菜和每天晚上去操场上跑五公里,硬是在三个月里从将近一百三十斤瘦到一百斤。

我还记得那时候每天中午去食堂吃饭,对麻辣烫窗口的阿姨说:“阿姨,不麻不辣,菜里什么都不要加,也不要米饭。”阿姨脸上浮现一种“有人来砸场子”的疑惑表情,但没说什么。一会儿,她给我做好一份不麻不辣的麻辣烫,然后倚在卖饭的窗口,继续疑惑地看着我一口一口地吃完。

你问我饿吗,饿。真的饿。尤其是晚上跑完十几圈,躺在床上,饿得前胸都快贴到床板了,眼睛盯着天花板睡不着,想着各种遥远的美食吞口水。实在忍不住了就爬起来咕嘟咕嘟地喝上几大口水,肚子里饱了,困意才上来,然后沉沉睡去。

三个月后,我一百斤。在路上看见以前社团里的学姐,便走上去打招呼。学姐愣了一下,站在原地反应了好久,才回答我:“你……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啊?”我风轻云淡地笑笑,深藏不露。

我瘦了以后,确实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不再那么自卑了,也不再因为胖而畏手畏脚。但我后来松懈了一些,又胖了不少,然后断断续续地减肥也一直不如意,所以就愈发怀念那些对自己“狠”的时刻。想不起来是什么支撑着几年前的自己忍耐着减肥的痛苦瘦下来,每天只是跑步的时候抱定“一定要瘦”的信念。也许就是那样的信念支撑着我。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埋下了一颗这种信念的种子:想要做成一件什么事儿,你首先要去相信,然后尽人事,它才会发生。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试卷上看图说话这道题经常得满分,每次写的试卷上都盛不下,别的小朋友就寥寥几句话。我把当时的试卷钉起来,厚厚一沓,很有分量。我怀着一种小孩子的得意与天真在封面上写下“这是一本天才儿童写的书”。那时候的自我定位还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虽然后来又悄悄划掉了那句话,但是已经在心里隐隐萌生出这样的信念:以后,我一定会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那本试卷合集早已经不知去向,我也只是不间断地写着些称不上作品的文字,记录一些少年人的悲喜忧欢,享受着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字帝国的快乐。就这样写着写着,就有编辑来找我签了合同,然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你教教我,怎么才能出版自己的书啊?我没法回答,我总不能告诉他,我只是相信这件事会发生,然后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写而已吧。公众号刚开始的时候关注的人只有七八个,现在关注的人也不多,但我还是觉得,总会有出头的那天,一定会被更多的人看到,不必急,坚持写就好了。

考研的时候,我当时在北大和人大之间纠结,考北大大概要看将近二十本书,考人大需要看的专业书少一点,对比了一下,我大手一挥,那就考人大吧!后来我妈说我那种语气就像俩学校都能考上随便让我挑似的。选好学校,就开始复习,那确实是一段能够感动自己的日子。

2016年夏天,天津下暴雨,整个学校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无根岛屿,天地昏暗如晦,学校的街道全都沉没在水里,我顶着风雨瞠着水去自习室,伞被风掀起来成了头上方的摆设,眼看着死鸟从脚边漂过去。偌大的学校没有一个人,我坐在自习室的一角,听着窗外的风雨声,觉得自己坚定得像个镇宅的石狮子。至于考上考不上的问题,也没有想过,我只知道这是一件好的事情,干就完事儿了,往前奔就完事儿了,坚持下去,即使不成功,也是一份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也许怀揣着“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信念,就如同冥冥之中有了指引一样,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明白得很。越相信,就越有勇气去面对,就越有动力去实现,就会离希望发生的事情越来越近。

现在的我又要走上漫漫减肥路了,也要面对越来越多从未接触过的事情,但是不像之前那样急于求成了。反正我知道自己是一定要瘦的,一定会瘦的,一定要管住自己,一定不能输给自己。

生活里有很多甜的时刻,但在不甜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点儿什么东西才能捱过去。手里能握住的、能掌控的,就是你心里怀着的一种美好信念,你一定要先去相信,相信它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