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食——避免百病从口入
饮食篇
吃蘑菇可防癌,但千万别野外采食
在野外,一阵小雨过后,清晨,地上可能会长出很多蘑菇,但千万不要随便采食,因为野外的蘑菇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毒品种。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从外表来准确判断蘑菇是否有毒,因此误食有毒蘑菇的风险极高。
蘑菇中毒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蘑菇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严重程度不一。轻度中毒可能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并在适当处理后得到缓解。然而,如果中毒严重,可能会出现更为复杂的症状。
首先会有精神神经症状,如流口水、大汗、流泪、瞳孔缩小、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出现溶血症状,表现为贫血、眼球变黄、尿呈浓茶水样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中毒后较长时间内出现,但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旦发现自己或他人可能误食了有毒蘑菇,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催吐或导泻等方法,帮助身体排出毒素。最后,要保留好食用过的蘑菇样品,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多吃蘑菇可以降低患癌的风险,是真的吗
有一种观点:蘑菇摄入越多,患癌风险越低。这一说法确实是一项有科学依据的研究成果。
美国的科学家在《营养学进展》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系统地评估并分析了从1966年到2020年发表的17项癌症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超过19500名癌症患者的数据,以探索蘑菇摄入与患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每天食用18克蘑菇的人,其患癌风险相比不吃蘑菇的人降低了45%。此外,当对特定癌症进行细致检查时,研究人员还发现经常吃蘑菇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较低,这进一步强调了蘑菇与乳腺癌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蘑菇在降低患癌风险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潜力。然而,要明确蘑菇是否具有明确的抗癌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相关实验和研究来验证。毕竟,癌症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单纯依赖某一种食物来预防癌症是不可取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蘑菇本身的营养价值。蘑菇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维生素、营养素和抗氧化剂,对我们的身体有多种益处。特别是,蘑菇还是麦角硫因的膳食来源,麦角硫因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抗氧化剂和细胞保护剂。
在此,还是要再提醒大家,虽然蘑菇有很多好处,但千万不要盲目自行采集野外的蘑菇,特别是那些颜色鲜艳的蘑菇,因为它们可能含有有毒物质。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误食毒蘑菇而中毒。如果想品尝蘑菇的美味,最好还是去超市或商场购买,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