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废长运论
何谓“长运”,顾名思义即“长途运输”,漕粮从起运到交仓的过程皆由特定的人员和帮船负责运输,无论远近,其间即便有远至六七千里的水程,中途也不得有所变动,必须由起运时的人船一仍到底,直达京师的粮仓,且年年如此,所以又被称为“长运”,漕船则被称为“直达纲”。[3]这种长运的漕粮运输方式自明“嘉隆之际,漕事渐敝”,“启祯时,已不胜其患矣”。至清入关后因“漕法独沿明季粃政”,“因袭不改,以致公私交累,军民同困”[4]。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时人纷纷提议,要求改革这种通过河道运输漕粮直达京师的漕运方式,取而代之以转运、海运、采买等方法,从而革除其中的积弊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