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麦工
原文
译文
种麦在耕地、翻土上与种稻是相同的,而种稻在播种以后还有拔草、培土等辛劳,种麦只需要锄草就可以了。北方的硬土松散易碎,所以种麦的方法和耕具的用法也与种稻不同,耕地的同时就是播种。用牛来耕地就不用犁,而是在横木上插两个铁尖,方言称这种农具为“镪”。在镪中间置一个小斗,斗里装着麦种,斗的底部挖一些梅花眼。牛走动时会摇动,种子就从梅花眼中撒下。想撒得稠密一些,就鞭打牛让它快走,撒下的种子就多;想撒得稀疏一点,就让牛慢慢走,撒下的种子就少了。撒种之后,用驴拉两个小石团,压土埋麦。麦种只有压紧了才能生长。南方土地与北方不同,需要多次耕地、翻土,然后用草木灰拌麦种,用手指拈起来播种。种过之后,随即用脚跟把土踩实,来代替北方用驴拉石团压土。

图10 北耕兼种(北方麦的耕种农具)

图11 北盖种(北方压盖麦种)

图12 南种牟麦(南方点播种麦)

图13 耨(锄草)
难点精讲
①耨(nòu):锄草,亦指一种用于锄草的农具。
②厥土坟垆:典出《尚书·禹贡》:“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坟:高起貌。垆:黑垆土,土质疏松而肥力较高的土壤。
③解释:松散。
④耕:用犁翻地松土。
⑤镪:其意当为用于边翻土边播种的农具。潘吉星、杨维增皆疑当作“耩(jiǎng)”。
⑥南方地不北同者:陶本作“南地不与北同者”。
原文
译文
耕种之后,要勤于锄草,锄草须用宽面大铁锄。麦苗长出之后,要不厌其烦地锄草(有时要锄三四遍),当杂草都被锄尽,整个田亩的养分就都汇聚给麦粒了。只要勤下功夫,就容易把杂草锄尽,这是南北相同的。给麦田施肥方面,等到播种以后,就没法施肥了,所以需要在播种前先施肥。陕西、洛水一带担心害虫啃食麦种,有时会用砒霜拌种,南方则只用草木灰(俗名地灰)。南方稻田有把麦子当作肥料来种的,并不指望收获麦粒。春天小麦、大麦长得一片青绿时,就把麦子耕掉,让其烂在地里,增加土壤肥力,等秋收稻谷时产量就会加倍。
难点精讲
⑦镈(bó):古代铁质农具,类似锄。
⑧砒霜:即氧化砷(As2O3),有剧毒,可用于杀虫。
⑨异:陶本作“冀”,当从。
⑩罨(yǎn):覆盖。
原文
译文
麦收的空隙,可以再种其他作物。自初夏至晚秋,算起来也有半年时间,应根据土壤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作物。南方可以在收割大麦后种晚熟的粳稻。勤劳的农民辛苦劳动,总会得到回报。对荞麦来说,南方必须等割了稻,北方必须等割了豆子、小米之后才能种。因为荞麦比较能吸收土壤的营养,会使肥力下降。但是计算一下种荞麦的收入,已能抵得上种原有谷物的一半还多,勤劳的农家再施一遍肥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