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精神健康小处方
- 北京老年医院组织编写
- 1621字
- 2025-03-15 10:02:48
(二)预防认知衰退,延缓大脑老化
6.哪些疾病可以导致老年人记忆力下降
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提起记忆力下降大家就会想到老年期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这些名词,其实有些心理和躯体疾病也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早期干预可以逆转记忆力下降或者减缓记忆力下降的速度。老年期抑郁症及脑血管病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且易导致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治疗一般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我们以这两种疾病为例来介绍。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常常出现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记忆力下降,甚至生活能力下降,以为得了老年期痴呆,服用促智药物效果不佳,但应用抗抑郁药后,患者的症状往往得到显著改善。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老年人离退休后本应颐养天年,为什么也会抑郁呢?有些老年人会感觉自己个人价值难以继续体现,因为孩子工作忙,很长时间见不到,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早醒(比平时早醒2~3小时,早醒后不能再入睡)、身体各种不舒服的情况。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要尽快就医。遵医嘱治疗后,大多数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不仅情绪变好,而且记忆力下降的情况也会逆转。
老年人的血管会逐渐老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或大脑供血动脉狭窄所致慢性脑缺血可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有些老年人发生脑梗死后四肢活动并未受到影响,而仅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这时脑血管病容易被忽视,以致耽误治疗。所以,老年人出现急性记忆力下降等需到医院及时接受诊治。还有一些老年人并没有急性脑血管病变,记忆力呈进行性下降,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可见多发慢性缺血灶,这类老年人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积极的干预会使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得到遏制或减缓恶化。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血管性危险因素的筛查,如血糖、血压、血脂,体检发现异常指标尽早处理,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脑血管病,应遵医嘱服药,依从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诊。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老年朋友们的身心健康对家庭、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因而,应该更加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时督促老年人定期体检,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实现健康老龄化。
7.年纪大反应慢该怎么办
有些老年人对别人说的话一时反应不过来,别人的提问自己心里明白,但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难免着急懊恼,该怎么办呢?
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或者听懂了想回答却说不出来、词不达意,如果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明确有无急性脑血管病等异常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是缓慢进行性出现的,那要谨防神经变性疾病或者颅脑肿瘤的可能,同样需要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另外,老年人听力下降很常见,一句话往往需要别人重复几遍才能弄明白意思。时间长了,老年人与外界交流的意愿下降,反应能力逐渐降低。听力障碍的老年人需要及时就医,必要时佩戴助听器,加强与外界交流,慢慢恢复自信。
老年人常因体力下降不愿出门,与人交流减少,长此以往可能出现语言能力下降。应鼓励老年人多参与娱乐活动,儿女要抽出时间多和老年人聊天。在社会和家庭的关爱下,老年人会最大限度地保持活力。
8.听说吃核桃是补脑的妙招,靠谱吗
民间有“以形补形”的说法,核桃因为长得像人类大脑,经常被认为有补脑的功能。核桃真的能补脑吗?核桃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其中对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到了总脂肪酸含量的90%以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核桃能“补脑”并不是因为核桃仁形状类似大脑,而是因为核桃中富含一种重要的营养素——α-亚麻酸,的确对大脑健康有益。α-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α-亚麻酸是人自身无法合成的,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而核桃中α-亚麻酸含量在常见坚果中名列前茅。所以,老年人以及脑力工作者每天吃适量核桃对维持大脑健康、减缓认知衰退有帮助。但是食补只是促进大脑健康的一个方面,追求全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

(高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