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科普百科丛书:肾癌
- 徐万海主编
- 526字
- 2025-03-14 18:33:48
11.什么是IgA肾病
IgA肾病是一种病理诊断,是指肾小球系膜以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常在体检时被发现。多在上呼吸道感染1~3天后出现血尿,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可转为镜下血尿。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可伴有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确诊、确定治疗方案及判定预后须做肾活检。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预后差异较大,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综合制定,目的是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1)单纯镜下血尿:
无须特殊治疗,患者一般预后良好,肾功能可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须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注意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和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
感染后反复出现肉眼血尿的患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建议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
(3)伴蛋白尿:
建议选用ACEI或ARB治疗,尽量将尿蛋白控制在<0.5g/d,延缓肾功能恶化。经3~6个月治疗后,尿蛋白仍持续>1g/d,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4)急性肾衰竭:
临床上呈现肾功能急剧恶化,病理为新月体肾炎,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给予大量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强化治疗。
(5)控制血压:
首选ACEI或ARB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