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罗汉堂的真相

“冷先生,我想进白马寺一探,但已与那僧人照过面,不知先生可有良方?”

冷寿光捋须沉吟,忽而展颜一笑:“这倒不难,瑛儿被你救回,正该去白马寺还愿。老朽便陪同前往。”

他目光在顾昭与楚姑娘身上一转:“二位,权且委屈些,扮作刘府侍卫如何?”

他从袖中取出个锦囊:“这易容之术,我也略知一二,待我与你二人装扮一番,谅那白马寺中,纵有浮屠宗暗线,也未必认得出你二人。”

顾昭闻言双目一亮,连忙道谢。

冷寿光又道:“事不宜迟,明日我等便去白马寺。”

他转身唤来侍从:“速去禀报刘小姐,明日辰时三刻,备齐香烛供品,往白马寺还愿。”

翌日拂晓,晨雾未散之际,顾昭已悄然混入刘瑛的侍卫队列。

他用余光扫视身旁,楚翔扮作的亲兵正目不斜视地按刀而立,若非早已知情,连他都险些认不出来。

顾昭有些不太服气,悄悄开启了真如法眼。

在他灵视之中,楚翔面上似乎氤氲着一层水雾。

就连这真如法眼,也只能看出有假,但认不出真容,顾昭暗自感慨老冷好手段。

白马寺山门之前,青石台阶被晨露浸润得泛着微光。

三十六名僧人分列两侧,手持铜铃与锡杖,绛红袈裟随风轻扬。

寺中钟楼三声浑厚的钟鸣,将檐角的铜铃惊得叮咚作响。

八位首座缓步而出,皆以九环锡杖叩地,身后弟子手持莲花灯与香炉,檀香氤氲如雾。

寺主竺法安身披金线袈裟立于阶顶,白眉垂至颧骨,手持橡木佛珠,身后巨幅“卍”字幡旗猎猎翻卷。

众僧齐诵经文,梵呗声与松涛相和,惊飞了林间宿鸟。顾昭和楚翔跟随在刘瑛身后,与她一起,步入了佛堂正殿。

殿内青砖铺地,高耸的梁柱以朱红漆色为底,绘有金线勾勒的莲花与飞天纹饰。

正中央供奉着一尊佛像,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高约丈六,身披袈裟褶皱如流水垂落,面容慈悲中透出威严。

佛像通体施以金箔,在摇曳的青烟中流转着朦胧辉光。佛像两侧侍立着两位僧人塑像。

左侧塑像眉目深蹙,双手合十,枯瘦的面容刻满风霜。

右侧塑像一手牵白马,一手捧经卷,目光低垂如聆听佛陀教诲。

眉目之间,竟与在地宫中传艺的两位老僧有七八分相似。

“女檀越且观此间。”竺法安指着中央的佛像,向刘瑛介绍。

“此乃佛祖金身,是我佛慈悲渡世之相。佛陀当日,因见众生生老病死之苦,于菩提树下证悟无上正觉。”

顾昭抬头看去,不由得微微皱眉。这尊佛像与他后世中所见的佛像大体相同,面色慈悲。

然而不知为何,佛像眉骨略高,眼角上扬,暗藏一股凌厉之气。

佛像右手指向地面,但那以食指微曲扣住拇指的手势,与佛陀的触地印略有区别,倒更像是剑诀的起手式。

这皇家寺院,不过如此罢了。顾昭在心里吐槽,这东汉时期的工艺水平,跟他所在的年代差的太多,有这些瑕疵,倒也正常。

“这两位尊者,便是摄摩腾,竺法兰二位。乃是我白马寺的祖师。”他指着旁边两座塑像说道。

刘瑛盈盈下拜,随着竺法安上香礼佛。

顾昭游目四顾,只见殿内东南角悬着一口青铜钟,钟身浮雕的云纹间隐约可见“永平”年号,想是白马寺初建时的遗物。

除此之外,大殿之中,也未见什么异常。

此时刘瑛已然礼佛完毕,只听竺法安道:“还请各位随喜后院罗汉堂。”

听到罗汉堂三字,顾昭登时想起一事。

初到洛阳之时,在那酒店之中,曾听店小二说过白马寺中有金身罗汉,造型栩栩如生,想必就是在这罗汉堂中。

刘瑛喜道:“久闻白马寺三十二座金身罗汉,巧夺天工,世间罕有。小女渴见久矣,还请大师引路。”

三十二罗汉?顾昭听得一愣,这又是什么组合。他记忆中要么十八罗汉,要么五百罗汉,这三十二,不知从何而来。

不过想想此时佛教东传不久,跟后世有些差异,也不足为奇。

罗汉堂的乌木门扉距正殿不过数步之遥,顾昭刚跨过门槛,后脚跟尚未完全离地,整个人便如坠冰窟般僵在原地。

青砖铺就的地面缝隙之中,同样嵌满了暗金色的梵文符咒。

三十二尊金身罗汉在佛堂中沿回形阵静默矗立,鎏金法相被漏窗斜照割裂成明暗两界。

他强抑心中惊骇,趁刘瑛与冷寿光等人正与竺法安论道之际,悄然退至殿角。

精光自他眼中闪过,真如法眼扫视之下,那些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的罗汉金身陡然现出异相.

左首一尊扶冠按剑,怒目圆睁,俨然朝堂诤臣;

右首一尊振袖昂首,气节凛然,正是赴义之士。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仔细观察之下,罗汉衣褶间隐约可见曲裾深衣形制,金漆斑驳处裂纹如血。

更令他心惊的是,左首扶冠罗汉的金冠内侧,天下模楷四字篆痕宛然。

右首振袖者的袖口暗纹里,“仲举先行,吾当继之”八字以赤砂浸染,殷红如泣。

这满殿金身,竟尽是党锢之祸中蒙难的天下英杰。

李膺为世之楷模,范滂继陈蕃而死,一代人宗,都被永锢在这泥塑金身之中。

殿中香火缭绕,恍若当年太学生哭祭时的纸灰飞扬。

他强自按捺下心中愤慨,不动声色地轻咳一声。

冷寿光何等机敏,当即会意,朝刘瑛递了个眼色。

刘瑛会意起身,盈盈一礼道:“大师,晚辈先行告退。”

冷寿光顺势接道:“瑛儿且先回府,为师与大师尚有些佛法要参详。”

刘瑛微微颔首,眼波流转间在顾昭身上轻轻一掠,旋即收回目光,莲步轻移出了殿门。

听闻冷寿光有事相询,竺法安便也挥袖遣散众僧。转眼间,偌大的罗汉堂内,只余下四人相对。

见堂内尚有两个陌生面孔,老和尚不由得白眉微蹙,面露疑惑。

冷寿光不慌不忙道:“这是我新收的两个徒儿,今日特地带他们来拜见大师。”说着示意二人上前。

顾昭与楚翔当即执弟子礼,竺法安手中佛珠轻转,笑道:“冷檀越何时收得佳徒,怎不早告知老衲?也好备上一份见面礼。”

冷寿光摆手笑道:“大师说笑了。”

他话锋一转,正色道:“今日前来,实有一事请教。听闻天竺有浮屠宗一脉,还请大师解惑。”

随着浮屠宗三字出口,竺法安手中转动的佛珠忽地一顿,雪白的长眉上挑,半阖的法眼陡然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