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双赢是要赢两次
- 三国:兴汉大业从益州开始
- 青格纸贵
- 2798字
- 2025-03-07 08:37:21
一个月后,汉昌县衙府之外。
人声犹如沸水翻滚,阳光似乎也被这愤慨之情所惧,躲在云层之后,不敢轻易露面。
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或捶胸顿足,或指天骂地,将满腔的悲愤化作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
“狗官,你身为一地父母官,作出如此丧良之事,不怕遭受报应吗!”
“我们百姓盼的就是条活路,而你这官贼反倒与奸商同流,不抑反抬,是真要将我等平头百姓往绝路上逼吗!”
“狗官,你快快出来与老汉我全家面对!”
“……”
人群之中,不时有人扔出烂菜叶、石头在空中划过一道道轨迹落在县衙紧闭的大门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县衙之内,沈稻端坐在案牍之后,静静听着府外百姓的叫骂声。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沈稻几乎是一脚都不敢踏出县衙的大门。
平日料理完手上的日常政务,便在后院的池塘里钓起了鱼,如此反复,便已是一月时间。
虽说这过得是相当自在,但毕竟不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道家人士,作为一地父母官的沈稻,内心还是有些煎熬的。
一个月下来,粮价已经飞涨到了一千七百钱一石!
若不是他每日都派有人按时赈粥,估计自己早就在群众的热情簇拥之下,四处找不到头了。
不过,这群和蔼可亲的乡亲父老到底还懂不懂得尊重了!
一个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不教百姓饿着的县令,这也是能叫狗官的?
听着外面的嘈杂之声,沈稻当即拍板,不能再等了,是时候该收网进入计划最后的猎杀时刻了。
……
……
俆善与李礼,两位自邻郡而来的“粮商”,身披锦衣,领着浩浩荡荡的仆从队伍,推着满载粮食的马车,缓缓步入汉昌县的粮市之中。
“一石一千六百五十钱,诸位乡亲,此乃救命之粮,切莫错过!”
俆善的声音,在这喧嚣中显得格外刺耳。
然而,听完价格后,围观的百姓不但未露出喜色,反而怨气更盛。
很明显,平头百姓对这少了五十钱的粮价也并不买账。
“哼,好一个‘救命之粮’!你们这些趁火打劫的蛀虫,与那狗官简直是一个窝里爬出来的!”一老者颤巍巍地指着俆善大骂。
“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农家人穷,但志不短,我王二狗今天就是饿死,也不会买你们的一粒粮食!”
“你们这群狗官奸商行恶如此明目张胆,迟早是要遭报应的!”
“……”
“呵,诸位乡亲,何必如此动怒?”俆善轻摇折扇,声音不高,“买卖之事,乃是讲求双方自愿,现在我兄弟二人又并未强卖于你们。”
一旁的李礼,亦是嘴角含笑,轻轻点头附和,“啧,徐兄所言甚是!可若不买,眼睁睁看着亲人倒下,那滋味,可不好受啊。”
商人的世界里,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有利益与算计。
这群人,要么买,要么就饿死。
而他们二人,要么赚,要么就赚翻。
咚咚咚——
铜锣声骤然响起,穿透了汉昌县的大街小巷。
一位身着官服的衙役,手持铜锣,声音洪亮而有力,“各位乡亲!县令亲身平粜,只需三文钱,便能有上一碗煮好的米粥!”
“县令平粜了?果然还是得靠做父母官的良心发现啊!”有人激动地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
“快,快,咱们赶紧去县衙,晚了可就没了!”
“呸,三十文钱十碗煮好的米粥,谁还在你们这买粮?”
“……”
众人纷纷响应,仿佛是找到了生命的绿洲,迫不及待地想要奔向汉昌县衙。
衙役见状,继续用力敲响铜锣,引领着这股相当激进的饥饿洪流向着县衙方向涌去。
“徐兄,来时县衙的人不是说不会卖粮平抑粮价的吗?”李礼眉头一皱,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若不是其中有着巨大的利润,恐怕没人会愿意大费周章的驱身前往。
他们的粮食大都从荆州所运,途中的舟车劳顿和开销本就不小,若县衙此时出手,那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贤弟勿虑,何司马既说了我等出粮打击本地粮商,他便会助力我们卖粮,此般双嬴,我想他是概不会食言的。”
话虽至此,但俆善还是领着李礼跟着铜锣声来到了县衙一角。
“诸位父老乡亲,本官知道近来粮价飞涨,米如金贵,之前售粮抬价之事实有隐情,还愿诸位衣食父老理解一二。”
“但,从今开始,本官将组建‘汉为良铺’,将用最良心的价格,让诸位吃得好吃得饱!”
“以后无论是战乱饥荒,汉为粥铺将始终秉着道义开放,坚决与那群狗官贼商作斗争,将乡亲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底!”
沈稻也不管众人是否理解自己的抛砖引玉,反正他是理解了。
红!
相当地道的群众红!
随着沈稻手臂轻轻一挥,身后的亲兵动作整齐划一,将那些硕大木桶上的盖子猛然揭开。
刹那间,一股温暖而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黄金粥独有的醇厚与谷物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县衙前的空地。
看着金黄色的液体流淌,百姓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爆发出阵阵欢呼。
他们不敢相信,在这个粮价飞涨、民不聊生的时代,竟然还有汉官愿意用如此亲民的价格提供如此美味!
“沈县令真是活菩萨啊,这黄金粥上次我吃过,甜甜糯糯的好吃极了!”
“汉为粥铺,真是咱们汉昌百姓的好铺子!”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老子选沈稻县令,他才是众望所归!”
“……”
品尝黄金粥的众人,在米粥入口的那一瞬间便已陶醉在了其中!
玉米粥的出现,放在如今的东汉末年,被任何人称作“黄金粥”,实是一点也不过分。
暂且就先不说玉米的珍稀,光是粥中添加的蔗糖和粳米,就已经不是这个年代普通人能够吃得起的了。
一文钱一大碗的黄金粥,相较于世家粮商给出的价格,实在是太划算了!
李礼轻叹一声,转头望向俆善,只见俆善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身旁马车的边缘。
“徐兄,我们……是不是被算计了?”李礼的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
俆善闻言,拳头紧握,骨节发出轻微的响声,“没错,从一开始,那传播粮价消息的何尚就没安什么好心!”
“故意放出风声,只是为了让我们以为能借汉昌县粮价高涨而大赚一笔,实则却为县令所用,赈卖粥米只是虚晃一招。”
回想起何尚带过来的那封信,信中那些看似诚恳朴实的话语,此刻回想起来,无一不是暗藏机峰的陷阱。
“记得信上说此番合作,定能让我二人与县衙共举双赢,说什么会全力支持,只怕这全力,就是全力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吧!”俆善冷笑一声。
李礼点头,眼中闪过一抹狠厉,“是啊,我们太轻信于人了,以致于现在竟落入了此等小人的圈套。”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阵骚动,一个身影缓缓走出,正是沈稻。
他依旧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仿佛一切与他无关,只是偶然而过的路人。
俆善见状,怒火中烧,他猛地站起身,大步流星地向沈稻走去,声音冷冽如冰:“沈县令,你如此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是我们兄弟小看你了。”
正当俆善欲再进一步,以言语为剑,直指沈稻之际,一道黑影猛然横亘在他与沈稻之间。
“汝,要命不要!”
李铁身披铁甲,双眼如鹰隼般,紧紧锁定着俆善,仿佛随时都会扑上来,将其撕成碎片。
沈稻抬手制止,随后轻笑一声,“徐公子言重了,本官不过只是为辖下百姓谋条活路,至于你们的粮食,市场自有其规律,非我人力所能强求。”
俆善的脚步被迫一顿,但那份怒意却未减分毫:“沈县令同我们合作时,说有一计可让双赢,而县令你却在背后捅我等刀子,这又是何等君子之举?”
“徐公子对在下的‘双赢’可能存在一些误会,我沈稻说的双赢是赢两次,我赢一次,还要赢你一次。”
沈稻自是满不以为意,你粮商阅读理解有问题,关我为官的人品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