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 谢鹏鑫等
- 1083字
- 2025-04-15 18:50:58
第二章 劳动关系初建阶段的理论研究
本书主要以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会议作为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将1949年10月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划分为五个阶段。对于会议召开年份的文献,以会议召开具体时间对文献所属阶段进行归类。
我们运用VOS viewer对1949—2021年中、英文文献进行了分阶段的可视化分析。为保证文献搜索过程的系统性和文献保留的全面性,本书对文献的检索与筛选包括识别、筛选、合格、保留四个步骤。首先,对文献进行识别。本书的文献检索只涉及中文和英文两个语种,文章的发表时间为1949—2021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文检索在CNKI数据库以“劳动关系”为主题分别检索篇名、关键词、摘要; 英文检索在web of science中以“employment relation”或“labor relation”或“industrial relation”和“China”或“Chinese”为主题词,限定类型为论文和综述。上述初步检索获得中文文献333 442篇,英文文献20 834篇。其次,对第一步检索中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筛选标准为剔除中文和英文数据库的重复文献,得到中文文献332 929篇、英文文献20 339篇。再次,根据劳动关系研究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保留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文献,剔除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以及通信等不相关领域的文献,剩余中文文献5 220篇、英文文献555篇。最后,为了保证文献的研究内容相关性,在浏览全文后,进一步剔除了与劳动关系研究不相关的文献,最终保留待分析的文献5 669篇,其中中文5 150篇、英文549篇。
我们将最终保留的中英文文献导入VOS viewer软件中,得到关键词聚类标签视图和密度视图。其中,标签视图中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元素,每种颜色代表一个类别,方框和字体越大,重要性越高。在聚类标签视图的边缘还存在一些小类别,这些词与其他类别关联强度较小。此外,VOS viewer会基于关键词聚类生成密度视图,呈现红、黄两种颜色。其中,颜色越接近红色,代表该节点的权重越大,而越接近黄色,则代表权重越小。
我们从1949—1977年劳动关系相关文献中(中文文献36篇、英文文献3篇)甄选出现2次以上的关键词,从图2.1标签视图中可知共有2大群组,最大的群组以“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关键词条目,与之相关的还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等关键词。另一群组热度不如前一群组,主要涉及“工资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等。我们再根据图2.2关键词的聚类生成密度视图,可知与工资相关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工资增长速度”等是该阶段备受关注的话题。结合具体文献可知,劳动关系初建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平等互助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者基础工资权益保障以及国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

图2.1 1949—1977年劳动关系关键词聚类标签视图

图2.2 1949—1977年劳动关系关键词聚类密度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