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转型模式与创新:从数字化企业到产业互联网平台
- 白涛 单晓宇 褚楚
- 1138字
- 2025-04-15 13:59:04
1.1.1 数字化与数字经济
如果想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我们需要先理解数字经济以及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数字化转型放在整个数字经济发展的层面进行剖析。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
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抓手。
1. 数字经济的分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以下简称《数字经济分类》)首次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
《数字经济分类》将数字经济具体分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五类。其中,前四类为数字产业化部分,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对应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26个大类、68个中类、126个小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五类为产业数字化部分,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该部分涵盖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对应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91个大类、431个中类、1256个小类,体现了数字技术已经进一步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深度渗透和广泛融合。
2. 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产业数字化继续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如图1-1所示。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加速发展。

图1-1 我国2016—2021数字经济内部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
产业数字化深入发展获得新机遇,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数字化新模式接替涌现,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前景广阔,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全面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孕育广阔成长空间。
3. 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国家战略
为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国家不断出台支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021年,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顶层设计中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自此,数字化转型在国家层面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