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市场驱动下的大学教师流动和评价研究
- 宋旭红 马彩凤 高源
- 1039字
- 2025-02-24 15:08:51
第三章 美国大学教师薪酬制度
基于雇用关系,雇员从雇主处获得的报酬的名称有一个变化过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它被称作为工资,是指基于劳动量以小时或周为计数单位由雇主支付给雇员的报酬;后来它被称作为薪水,是指雇主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一次性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20世纪80年代以后,薪酬的概念才慢慢被雇用双方都接受。当然对于薪酬的定义,学界也是有很多讨论。比如马尔托奇奥认为,薪酬是指雇员因付出劳动后而获得的相应报酬,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所谓内在报酬是指雇员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而获得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团队以及对自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它是非物质性的;所谓外在报酬是雇员在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后获得的各种奖励,主要是物质性的。[1]本章中所指薪酬采用美国著名薪酬管理专家米尔科维奇等人的观点,即作为一种交换关系,指员工作为雇用关系中的一方得到的回报,包括以现金形式获得的直接报酬和以福利方式获得的间接报酬。[2]薪酬的构成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包含奖金和福利等其他成分,其中基本工资和福利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公平性,而奖金更多的体现的是激励性。照此,高校教师薪酬就是指高校发给教师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的总和,是高校对教师劳动力价值的认可,包括货币性的直接报酬和福利性的间接报酬。
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虽然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这其中薪酬制度的设计尤为关键。[3]教师薪酬对高校留住、吸引优秀师资,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果,传达学校定位和理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目前美国大部分高校的薪酬政策会根据市场竞争和内部公平等因素做出相应改进,虽然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薪酬制度,不同层级教师之间的薪酬水平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是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师薪酬的相对公平,以及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步入市场化较早的一个国家,其高校的薪酬制度,又称薪酬体系、薪酬模式,是高校制定的各类各级教师的薪酬标准体系。[4]薪酬分配的原则和标准因为构成要素的指标及权重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薪酬制度模式,不同的薪酬制度模式代表了不同的人力资本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在美国并没有全国通用的薪酬标准,公立院校、私立院校和教会院校教师的薪酬构成各不一样,不同地区高校的教师薪酬构成各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个州内不同高校的教师薪酬构成也不一样。综合来看,美国高校薪酬制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签约薪酬制、单一薪酬制和非传统的教师薪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