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拙多变荔枝草
隙地青株自晏如,鳞鳞阔叶忆蟾蜍。
芳心已许东风嫁,堪比薰衣入画图。
——《四时草木杂咏·荔枝草》
周嫂送给内子的晒干植物中,还有一种为蛤蟆草。周嫂叮嘱说,也是去火的。蛤蟆草又名“蛤蟆皮”“蟾蜍草”,中文学名为“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这我是知道的。
那是七八年前了吧,一个初春的上午,我在南园中独自逡巡。料峭寒风之中,大地上的绿色还比较孤单羞涩,已经看到了苦荬菜吧,还有什么,零零星星的,是白蒿、婆婆纳还是麦瓶草呢?这时候,于白蜡树的苗圃中,我看到了此草。老实说,这是我毕生初次与之相遇,所以印象颇深。一开始,我想当然以为这可能就是地黄,因为叶形太像了,蹲坐于地的姿态也别无二致。如果一定要找寻二者的区别,那就是比之地黄叶片的圆团,此草叶子稍为尖削而已;二物之叶片皆多脉络,纵横若织,皱缩万端,夏日的地黄么,似乎还稍稍疏朗开展一些,此草的叶面上沟壑渠脉更显得密密麻麻了。发现了这些相异之处,心里犹自推想:该不是风霜雨雪相逼,百般摧折之故,或者地冻天寒,逼使它们变化形态以应对吧?总之未予细究。
事后未久,这种看法就发生了动摇,因为我看到它开始长高,其展茎的方式与地黄判然有别。经查考志书,得知此乃蛤蟆草。知道一物之名,当然是高兴的事,特别是“蛤蟆”二字之恰当,令人叫绝。它叶片之皱、颜色之青黯、植株之蹲伏于地表,无不切于蟾蜍之状。而荔枝一名虽然响亮可闻,其所取之象,我想亦仅荔枝之皮,不也是疙瘩癃累、凹凸不平的印象吗?我曾经摘取几片蛤蟆草的叶子回来久久把玩。我知道,叶片之皱缩并不影响植物之美,反而显得更为沉鸷深厚,如夏彝周鼎,古色斑斓,别是一种气象。
斗虎巷诊所的老苑对蛤蟆草亦有所关注。诊所门前的花盆里既随意种植着商陆、香薷、蒺藜之属,而墙下的石缝中长出的蛤蟆草,也经细心呵护,生长状态良好。一日来苑氏诊所谈天,老苑端出自己配制的茶汤飨客。巨大的玻璃瓶中,茶条参差纵横,浮浮沉沉,满满当当的。隔着瓶壁,还真看不出其为何物。注入杯中,茶汤微黄带绿,端起一尝,一股草莽之气扑面而来,让人觉得如立旷野之中。细品之,则益以香,益以涩,益以泥土之气、草木之香。我就势夸奖了几句,进而请教瓶中所浸泡者为何物。老苑有些得意,山羊胡子翘翘的,眯着眼睛对我说:“你呀,不能光会认出它们是什么,还得尝出它们是什么。”关子卖够,最后还是告诉我,里面有三味中药:一是车前草,二是金银花,还有一味则是蛤蟆草。
回来之后,我特意查考了一下蛤蟆草的药用功效,皆言此物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之功用,一般用于咽喉肿痛(内服)、痔疮肿痛(外用)之类。下次再见老苑,便以此事相询:如此药性明确之物,可以随便拿来当茶饮吗?老苑一脸狡狯,说:“偶尔为之,也没让你多喝啊。”

荔枝草
以形态论,蛤蟆草的幼株与成株,形态变化甚巨。除非持续观察,一天天看着它长大,否则还真不能轻易说已经认识了此物。我一向以关注草木为乐,对它的观察,还算较有连续性。认识初生的蛤蟆草之后,记得某次遇见始花期的蛤蟆草,也恍然不知它姓甚名谁了。初春时节,蛤蟆草谦逊地端坐于地,莲座状铺展着蛤蟆皮一般皱缩的叶子;到了三四月间,雨水渐丰,气温渐高,它粗壮的四棱形茎秆便开始抽升,同时广为分枝,其高可达1米以上,在茎、枝顶端密集组成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唇形花冠呈淡红、淡紫、紫、蓝紫至蓝色,其花盛开之时,也是十分绚丽,如一株小型的花树。如果说初生的蛤蟆草仅是一只古朴的蟾蜍(当然,蟾蜍也自有其美),那么长大的蛤蟆草则已经像一位婀娜的少女,披紫挂素,临风摇曳,曼妙动人了。
那一日,在本市的公园里,与马君一起观赏植物。看着开放满株的蛤蟆草紫花,马君感叹说:“蛤蟆草啊,简直都像薰衣草了。”我想也是的,如果连缀成片,以蛤蟆草的身高与气魄,应该比薰衣草还要深邃邈远、触目惊心吧。
蛤蟆草的诸多别名中,最多的是描述它叶面之皱缩,如癞肚子苗、癞疙宝草、癞子菜、皱皮葱、皱皮草、癫子草、青蛙草、皱皮大菜等。另有一些则描述它长大以后的植物形态,如野芝麻、野薄荷、土荆芥、野芥菜等。这些都意在突现其唇形科植物的特征,特别是野芝麻一名,将那节节高的长势以及布茎开花的繁盛都传达无余,只是芝麻花白,蛤蟆草花紫,芝麻植株与花形较大,蛤蟆草植株略矮、花形略小而已。
就在我遭遇并认识蛤蟆草的同时,也许稍后未久,从朋友口中得知,本城医院的鞠大夫亦有植物之好,且经常带领学生外出采集草药,而所采者,朋友们口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蛤蟆草。我想,鞠先生乃著名肛肠科专家,肯如此降尊纡贵,亲赴旷野,除了植物爱好的雅兴,他特别看重此草,也是可以隐隐感到的。这让我无端觉得,此草身上可能隐藏着某种非同寻常的价值。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有“荠苎”条,荠苎即蛤蟆草。吴氏曰:“荠苎,《本草拾遗》始著录,今河壖()平野多有之。”《本草纲目》卷十四亦云,荠苎味辛、温、无毒,“处处平地有之。叶似野苏而稍长,有毛气臭。山人茹之,味不甚佳”。
其实,每一种植物都蕴藏着一个秘密,只是深自缄默,不肯轻意示人,只待有人获得了某种钥匙,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咒语,其秘密才会对你敞开。黄花蒿是这样,荔枝草当也是这样。
201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