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工作:个人效能管理精进指南
- 张伟顺
- 1059字
- 2025-04-18 09:23:13
让你轻松战胜80%竞争者的流程化思维
员工提出的问题建议中,有一个问题是转正流程太麻烦、太烦琐。针对这个问题,人事部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只有几个步骤,员工手册上也有说明,怎么会烦琐呢?
为了弄清楚原因,我们私下找到这位员工进行询问。他说,员工手册上虽然有说明,但是文字太多不好理解,看了半天才知道是先这样,再那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比如,提前申请转正,手册上只说了“经领导同意后可提前转正”。但真正操作时,直属领导同意还不行,还需要上一级领导同意,直属领导转给上级领导时还要提供相关证明,这个证明又转回来让员工提供。操作起来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没经历过的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看文字,不太好理解,去咨询相关人员还比较麻烦,所以整体流程是比较复杂烦琐的。
怎么能够把复杂烦琐的流程简化,让别人一看就能明白,同时也能梳理出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呢?可以使用流程化思维来解决。
流程化思维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主干
整个转正流程的主干是什么?就是达到试用的3个月时间,提出申请转正,直属领导同意,然后转到人事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即转正成功。
没有达到3个月不能申请,达到3个月,申请直属的领导或者人事部门不同意就需要重新申请。
图3-4-1
第二步,确定支干
除了主干,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没有达到3个月,但是想提前转正的应该怎么处理。
这就需要提供证明能力达标的资料,如参与了多少个项目,完成了多少业绩,获得了多少认可等。先让直属领导审核,直属领导同意后转由上级领导审核,上级领导也同意了再由人事部门审核,全部完成即可提前转正。
这样一个流程属于特殊情况,所以是支干,如果还有其他特殊情况,也需要列出来。
图3-4-2
第三步,添加枝叶
完成了主干和支干,接下来需要在整体上看看需不需要添加一些枝叶。
比如,人事部门审核可以细化一下,主要审核考勤和业绩这两块,减少领导凭个人感觉做出的决定。
考勤不合格,迟到早退次数或请假次数过多,审核不通过,需要继续试用;通过后再看业绩,如果业绩没达到要求就退回给直属领导,让直属领导再次确认要不要结束试用,通过审核才可转正。
图3-4-3
经过这三个步骤,一个转正流程就完成了。
把这张图直接发给员工看,是不是看得更清楚了?员工拿着这张图,就知道转正的关键环节一是时间要够,二是自己的能力要达到。
流程化思维,可以在一堆杂乱的事物中,找出关键环节,有利于梳理思路,把握核心。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流程化思维来梳理,如用在产品分析上,产品的核心竞争是什么;用在项目管理上,哪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