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顺序处理原则

说到优先级,时间管理中最常见的是按四象限进行安排。

四象限就是将需要做的事,按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分为四类:紧急且重要、不紧急但重要、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看起来是比较完整,但在现实操作中经常会面对一件事情,不知道到底该放到哪个象限里,思考的过程也比较费时。

如何减少思考的过程,更快地安排优先级,可以按如下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截止时间

判断一件事的优先级,要先看它是今天必须完成还是明天完成也可以,今天必须完成的,肯定优先级就高。

截止时间建议就分为两类,一类是今日,另一类是本周。

图1-6-1

把今天必须完成的放到今日一栏,把可以明后天或以后完成的放到本周一栏。

收集的任务可以不按分类来排序,可以改为按截止时间排序。

第二步,影响范围

按截止时间排序完,今天要做的事还是一大堆,不知道先做哪件。不着急,接下来需要再按影响范围来排序。

如果这件事今天完不成,只会影响自己的工作进度,那它的优先级就不高,可以往后放。如果这件事情今天完不成,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部门所有人都要等你完成,项目才可以上线,大家才可以下班,那它的优先级就非常高了。

影响范围从个人,到部门,再到整个公司,优先级越来越高。按影响的范围,将今天要完成的事分为高、低两类:

图1-6-2

和客户确认合同和项目进度报告都是今天要完成的,如果今天完不成,客户不签约,会影响公司业务,而项目进度完不成,只会影响自己加不加班。而且客户的时间不好等,自己的时间相对好安排,所以和客户确认合同的优先级最高。

第三步,来源

按影响范围排序比较容易把优先级最高的事筛选出来,但优先级低的、只影响自己的事还有很多,接下来需要继续根据不同的来源进一步划分。

来源基本上可以按公司的组织架构来划分,如同事、直属领导、部门领导、总监、老板等。如果事情都需要你自己去做,而且是今天必须完成的,领导交代的事肯定比同事交代的事优先级要高。要先保证把领导的事做完,同事的事今天没完成还是可以商量解决的。

按来源划分后,今日待办如下:

图1-6-3

因为项目报告是领导今天要的,同事的问题自己没空还可以找别人解决,而且明天解决也可以。

按这三个步骤来排列优先级,回顾对比刚开始的列表,是不是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直接去执行就可以了?这样每天的效率就会有较大的提升。

驻足与回顾

1.工作内容只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和自己相关的,另一方面是需要引起自己注意的。

2.收集完任务后,再有新增的工作内容要学会说“不”或者转移。

3.对工作内容进行拆解,从项目拆解为任务,再从任务拆解为行动,使任务可以直接上手。

4.开始行动前,先做截止时间快到的事,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或上级领导分配的事。

思考任务

1.如何让每天的工作内容是可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日的工作内容有哪些是新增的?能否拒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工作内容的具体执行步骤是否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告知别人自己当前的任务比较紧急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