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全新修订版)
更新时间:2025-01-20 15:01:02 最新章节:附录 工具表单
书籍简介
为什么有的部门很少能实现预定业绩目标?为什么有的部门总是找不到对的人?为什么有的部门员工流失率总是居高不下……这一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同部门负责人(即非人力资源经理)不善于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紧密相关。如何才能让每一位部门负责人都成为人力资源高手呢?《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全新修订版)将会为您提供明确的答案。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周昌湘老师从部门负责人经常遇到的人事难题出发,分别从高效率运用人力资源、面谈甄别、在职培训等诸多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成功地帮助部门负责人提高管理能力,提升部门工作业绩。
上架时间:2022-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昌湘
最新上架
- 会员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发展环境,许多企业领导者都意识到,企业更需要的是韧性增长。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韧性,就可能在危机的冲击下破产、倒闭。只有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先活下来,才能活得久、活得好。而高韧性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持续增长,是因为可以更好地利用韧性变革来吸收危机冲击带来的影响,更有能力承担风险和拥抱变化。在《韧性变革》一书中,曹仰锋博士将韧性理论和变革理论融合,提出了韧性变革理论框架,揭示了企业可持续增管理13.5万字
- 会员本书分析了员工特质对其价值取向的影响,进而影响组织认同感;同时阐述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认同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工作自主性和工作态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期为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一些启示。本书研究的核心是在成就目标取向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员工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方向、主观观念等因素将如何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本书的研究致力于理解并解析工作环境层面的因素及雇员自身层面的各管理6.7万字
- 会员曾仕强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中国式管理。多年来,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实务经验的人士,愈是对他所讲授的中国式管理产生热烈的回应。曾教授认为,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其中,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故此,本书强调管理是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管理16.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在过去十多年里,有三大管理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快速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战略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为企业指明方向,流程管理体系则可以明确战略管理体系实现路径,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是战略管理体系最终的落脚点。本书从企业实际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19个模块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此书是作者在长期实战的基础上,对过去二十多年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总结,相信会一般管理16.5万字
- 会员《人力资源管理实用流程·制度·表格·文本》一书分四个部分导入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制度、表格、文本的模板和示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部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流程、岗位分析流程、员工招聘与录用管理流程、员工异动管理流程、员工培训与发展管理流程、绩效考核管理流程、员工关系管理流程、员工考勤与休假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部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招聘与录用管理制度、员工考勤与假期管理制度、员工异动管理制度、员工一般管理8.5万字
- 会员本书是零售门店区域督导运营规范开发指导手册,指导开发门店运营规范。本书是零售行业区域督导的实战培训教材,能够帮助一名店长在短期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区域督导。内容包括区域经营流程、门店数字化评估、区域经营策略、区域经营方法,专业领域覆盖市场、会员、商品、人员、行政管理五个板块。有大量的来源于实际经营的图表范例案例。一般管理15.6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内容,按照“模块化、标准化、流程化、步骤化、案例化、图表化”,全面介绍了人力资源组织架构设计、企业岗位管理、企业外部招聘、企业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内容。使读者能快速找到工作开展的切入点,拿来就用、一学就会。【作者简介】李连魁,男,人力资源硕士研究生、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内训师、上市公司监事、十年特大型上市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及大型公司管理副总经理,工作期一般管理9.3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探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价值创造有何影响?动态能力在其中能否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其中能否起调节作用以及发挥怎样的约束作用?由此,本书首先以某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为样本,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了初始假设命题。然后,运用资源基础论和适配论,阐明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与价值创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并将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一般管理13.7万字
- 会员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2章介绍数字化和数智化的基本概念与面临的问题;第3章提出数据智能融合的一体化技术架构;第4、5、6章分别从数据中心、数据平台、算法能力的角度介绍如何构建数智融合体系的基础设施;第7、8、9章分别从数据关联、场景融合和知识泛化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如何实现数智融合,包括其主要的技术和方法论;第10章通过六个实践案例对数智融合的方法体系做进一步说明。本书适合关注数字化转型发展及应一般管理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