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论纲在线阅读
会员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论纲

涂云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39.2万字

更新时间:2022-08-03 09:46:25 最新章节:后记·法学琐忆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运用比较法学方法研究基本权利和民生法治建设的学术专著。本书以权利解释论和制度主义的思路出发,遵循“权利阐释论—权利的制度保障论—权利的保障路径论—权利保障的关联论”这一逻辑思路,从理念、制度和实践三个维度,从“全球化视野”和“本地化行动”两个层面展开了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机制的法理建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组重要的基本权利。保障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能够确保公民享有合于人类尊严生活的最低生存标准,推动民生法治建设进入法治化的轨道。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基础篇、制度篇、保障篇和关联篇),综合运用了规范实证主义、法解释学、系统功能主义、比较法学、案例和经验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历史演进、哲学基础、法律渊源、权利属性、阐释框架到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模式、路径选择、资源依托,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立法供给、行政保障、司法救济到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二元互动以及特定的文化权利保障等关联问题,全书都贯彻了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而完整地阐发了攸关现代国家建构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机制。全书提出了以社会保障权为核心完善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障的立法体系、以司法渐进主义为进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司法保障制度,以给付行政法治化为核心推动社会保障行政的体系建构。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涂云新
主页

最新上架

  • 从买早餐到买房子,所有权问题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都对“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这样的概念习以为常,却很少有人察觉到其中的奥秘。这不仅仅是琐碎的日常困扰,而是深刻反映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权规则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的“先到先得”“我们的身体属于自己”,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所有权规则受到冲击,出现了地下水争夺、数字虚拟商品处置争议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本
    (美)迈克尔·赫勒 詹姆斯·萨尔兹曼社科18.5万字
  • 会员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科10.3万字
  • 会员
    东山村,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村前龙岐澳碧波荡漾,村后七娘山蓊郁苍翠。村里有著名的历史遗迹天后古庙,有曾经颇具影响力的东山码头、东山珍珠场等,现在仍保留少量清代建筑,民风民俗独具特色。近些年来,深圳的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老村落在逐渐消失。本书作者通过对东山村三年多的深入调查,采用传记体的写法,通过讲述一个个村民的真实经历,记录了村落的流转变迁
    吕十立 邹小辛社科9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
    谭佳社科11.2万字
  • 在《规则》一书中,历史学家洛林·达斯顿追溯了规则在西方传统中的发展,并展示了规则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通过法律论文、烹饪书、军事手册、交通规则和游戏手册等大量案例,达斯顿证明,尽管规则的多样化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但它们采取的形式却出人意料地少而持久。达斯顿揭示了三种经久不衰的规则:计算和测量的算法、治理的法则和教学的模型。她生动地说明了规则是如何变化的——灵活的规则是如何变得僵硬的,反之亦然,以及
    (美)洛兰·达斯顿社科20.3万字
  • 会员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
    (日)三浦展社科8.7万字
  • 会员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
    罗雨翔社科20.4万字
  • 会员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
    (日)内山节社科5.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
    (美)史蒂文·塞德曼社科31.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囊括并凝练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大攻关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书中利用多次专项社会调查数据和历年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了性别失衡如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影响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揭示当代中国性别失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形成机理,提出解决与性别失衡相关的一系列社会人口问题的国家战略以及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李树茁 靳小怡 王跃生社会学68.8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治理大致分为乡村治理和城镇治理,而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减贫。本书从两个维度来呈现乡村治理这个主题,一是从个人与国家关系下的农房重建、地震对乡村社会关系的影响、社会工作方法对灾区乡村治理的作用以及灾后乡村出现的多元治理等方面探究灾后社会治理,二是通过案例解剖还原灾后乡村治理与减贫的场景,以保存历史。
    王卓等社会学30.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运用比较法学方法研究基本权利和民生法治建设的学术专著。本书以权利解释论和制度主义的思路出发,遵循“权利阐释论—权利的制度保障论—权利的保障路径论—权利保障的关联论”这一逻辑思路,从理念、制度和实践三个维度,从“全球化视野”和“本地化行动”两个层面展开了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机制的法理建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组重要的基本权利。保障经济、社会、文
    涂云新社会学39.2万字
  • 会员
    该书稿是基于作者承担的“十二五”全国军事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报告充实和精心修改而成。书稿的立论依据是国家高等教育实施“双一流”建设后,各高校看到了优质高端人才对于高校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所以竞相挖人才,甚至出现人才争夺战。在这一直接动因下,高层次人才在校际间流动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我国军事院校适应现代战争之需,力图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才,这就需要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此,军事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
    张清 种艳艳 熊洋社会学13.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2021年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状况所做的一项研究。全书由宏观分析、案例分析和政策分析三大部分组成。上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养老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市场供给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养老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中篇选取了九如城集团、复星康养、亲和源、爱志旺、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友康科技等养老企业,以及上海市长宁区和北京市朝阳区的探索模式作为案例对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下篇对养老行业相关
    罗守贵 谈义良社会学12.2万字
  • 会员
    《老年社会政策的新视野》是一部系统地研究老年社会政策的学术专著,作者采用跨学科的视角,以翔实的数据与缜密的论证为基础,旁征博引,言之有物,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银龄社会”的未来、老年社会政策的框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频频出现在书中。这部专著既代表了欧洲学者对老年社会政策内涵与外延的创新性见解,也有望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波)兹比格纽·渥兹涅克社会学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