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 2.0卷积神经网络实战在线阅读
会员

TensorFlow 2.0卷积神经网络实战

王晓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自动化技术6.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24 14:11:30 最新章节:8.5 本章小结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卷积神经网络是现代神经网络的核心内容,TensorFlow又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本书使用TensorFlow2.0作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的基本工具,引导深度学习初学者,从搭建环境开始,逐步深入到理论、代码和应用实践中去。本书分为8章,第1章从搭建环境开始,包含Anaconda、Python、PyCharm、TensorFlowCPU版本和GPU版本的安装;第2章是Keras+TensorFlow2.0的使用基础;第3章是TensorFlow2.0语法;第4章是MNIST实战;第5章是DatasetAPI;第6章是ResNet理论和实践;第7章是注意力模型;第8章是通过卷积实现的一个项目案例:识文断字。本书内容详尽、示例丰富,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初学者必备的参考书,同时非常适合高等院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作为培训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晓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人本智造(以人为本的智能制造)体现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未来工业(工业5.0)的核心使能技术,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方向。本书深入阐述面向工业5.0的人本智造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人的数字孪生、人机协同作业、人机团队合作等,以及相关典型案例,展现了当前国内外人本智造领域的技术进展和应用前景。本书是《人本智造: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制造模式》一书的姊妹篇,可为从事机械制造业科学研究、企业
    王柏村 黄思翰 李兴宇等编著工业9.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大数据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各领域呈现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和新的发展业态,但“信息丰富而知识贫乏”的现象仍然存在。逾越数据与知识之间的鸿沟,需要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支撑。现有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因其时空复杂性和I/O代价高,难以适应大数据分析任务。本书充分利用Hadoop、Spark等集群系统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论述了支持大数据分析的关联规则并行挖掘算法与集群系统性能优化,并探讨了
    荀亚玲自动化9.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浙江省精品课程教材,是《数据库应用基础——基于VisualFoxPro9.0(第2版)》的配套教材,对其中的习题及实验做了详细讲解,并配套模拟试卷及实践考核题库。书中所有程序代码均以VisualFoxPro9.0版本为环境调试运行。全书共分4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教材习题分析与解答、实验程序设计题参考解答、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验考核题库及解答等。
    王衍主编自动化7.3万字
  • 会员
    Ifyouareafull-stackorback-endsoftwaredevelopersinterested,curious,orbeingaskedtotestaswellasrunthecodeyou'recreating,youcanleverageKubernetestomakethatprocesssimpleran
    Joseph Heck自动化7.3万字
  • 会员
    本书包括概述、数字仿真的基本方法、参数优化技术和仿真应用4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仿真研究的步骤、控制系统仿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第二部分介绍连续控制系统和采样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的一些通用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技术及其应用;第四部分介绍仿真建模和仿真工程应用实例。附录部分给出了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6个实验。
    蒋珉 柴干 王宏华 刘国海编著自动化11.3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介绍EDA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实用技术,包括EDA技术基本情况介绍,EDA技术的主要内容概述、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QuartusIIEDA开发软件的应用、FPGA结构、IP核及LPM模块的应用、数字系统设计方法、EDA测试工具的应用、系统优化方法、大量EDA设计实验与创新项目等。
    黄继业 潘松编著自动化19.9万字
  • 会员
    本书共6章:第1章概述了工业报警系统的研究意义、突出问题和研究现状第2章通过基于报警统计量的状态图,描述了某个时期内报警变量所处的运行状态第3章提出了报警延迟器、报警死区和报警阈值的优化设计方法第4章以关联变量的变化方向、变化空间、变化速率为基础,设计了相应的多变量报警器第5章针对描述报警变量与根源变量关系的不同模型,建立了3种报警根源分析方法第6章面向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报警信息,设计了报警泛滥的
    王建东自动化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