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云梦诗劫

第五章云梦诗劫

楚地的云梦见鬼节,姒清一行在潮湿的雾气中看见了漂浮的灯笼。那些用槿树皮制作的灯笼里,燃烧的不是烛火,而是淡蓝色的灵气,每个灯笼下都系着一片竹简,上面写着未完成的《九歌》诗句。

“是三闾大夫的灵气诗灯。”划船的老艄公佝偻着背,船桨划过水面时激起荧光,“自从左徒大人开始写《天问》,云梦泽的灵气就变得像九歌一样缥缈了。”

墨离的机关眼突然捕捉到水下异动。数十条鱼尾人身的生物破水而出,它们鳞片上的纹路竟与《离骚》竹简的脉络一致,张开嘴时露出的不是牙齿,而是排列整齐的玉简碎片。

“是‘灵鱼’!”子路握紧玉圭,“楚地巫祝能与山川精怪沟通,这些灵鱼怕是被邪气操控了!”

话音未落,灵鱼群突然吐出墨汁般的黑雾。禽滑厘急忙抛出“兼爱”符箓,却见黑雾在接触符箓的瞬间化作诗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竟是《离骚》中的句子,只是每字都带着刺骨的杀意。

“小心!这是‘诗咒反噬’!”船头传来清亮的女声。一位身着荷衣蕙带的女子踏雾而来,腰间悬挂的玉佩刻着“云中君”纹,她挥手洒出香草制成的香囊,黑雾瞬间化作点点荧光,“在下巫阳,见过诸位炼气士。”

巫阳的香囊落地生根,瞬间长成齐腰的兰草。姒清这才发现,女子脚下的雾气竟是由无数灵气文字组成,那些文字不断重组,形成《九歌》诸神的虚影——东皇太一、河伯、山鬼,皆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三闾大夫在哪里?”姒清出示手中的龟甲碎片,碎片上隐约浮现出“骚”字纹路,“我们感应到楚地的灵脉眼与这块碎片共鸣。”

巫阳的脸色骤然凝重:“左徒大人被地脉猎人困在‘天问台’了。他们用‘楚辞断章阵’抽取云梦泽的灵气,试图复活上古凶神‘九首虺蛇’!”

众人跟随巫阳穿过层层雾障,终于看见矗立在云梦中央的天问台。那是座由青铜巨柱支撑的环形建筑,每根柱子上都刻着屈原的《天问》诗句,只是原本诘问天道的文字,如今都被血红色的“否”字覆盖。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台上传来屈原的吟诵声。这位面色苍白的诗人被倒吊在中央石柱上,他的头发垂入下方的灵气池,每滴落下的血珠都在水面上激起点点涟漪,涟漪中浮现出与地脉网同源的“卍”字纹。

“快阻止他!”巫阳惊呼,“地脉猎人用‘以诗祭邪’之法,正在把《天问》的灵气转化为祖巫之力!”

禽滑厘的青铜机关鸢率先发难,射出的不是箭矢,而是刻满《墨子》的竹简。竹简爆开时化作“非攻”剑意,却在触及血池的瞬间被染成黑色,反而增强了阵法的威力。

“楚辞的灵气太过纯粹,普通术法只会激化反噬。”姒清感应着地脉网,楚地的灵脉眼此刻呈现出破碎的书页形态,“巫阳姑娘,能否用《九歌》的灵气与我共鸣?我需要借助楚地巫祝的力量。”

巫阳点头,取出随身携带的《九歌》竹简。当她念动“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时,雾气中的神灵虚影纷纷落下,化作各色灵气注入姒清体内。姒清只觉眉心一震,竟看见屈原笔下的世界——那是与巫脉地脉网截然不同的灵气宇宙,每句诗都是一颗星辰,每段情都是一条灵河。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姒清不自觉地念出《天问》开篇。她手中的“骚”字碎片突然飞起,与石柱上的诗句产生共鸣,那些被血字覆盖的问句竟逐一亮起,形成逆流的灵气漩涡,将血池中的邪祟之气反吸回去。

地脉猎人首领从阴影中走出,这次竟是个身着楚服的女子,她眉心的咒印形如断裂的玉珏:“巫脉与楚巫联手?有意思。但你们以为仅凭几句诗就能破我祖巫阵?”

她挥手间,血池中升起九具骷髅,每具骷髅都长着蛇首人身,正是传说中的九首虺蛇。虺蛇张开蛇口,喷出的不是毒液,而是燃烧的《诗经》残片——那些本该歌颂田园的诗句,此刻都变成了吞噬灵气的黑焰。

“这是...北狄的‘诗焚术’!”子路认出残片上的胡族文字,“他们竟然融合了不同流派的邪术!”

千钧一发之际,屈原突然发出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血液在灵气池中凝结成剑,剑身刻满未完成的《天问》诗句。姒清握住这把“诗魂剑”,只觉无数灵气文字涌入体内,在巫脉与楚巫的双重加持下,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文理炼气术”。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姒清挥剑斩向虺蛇,诗句化作灵气剑芒,每道剑芒都带着对天道的诘问。九首虺蛇在剑芒中发出哀鸣,它们的身体逐渐崩解,露出里面包裹的龟甲碎片——那是楚地巫祝世代守护的“骚”字碎片。

当最后一条虺蛇消散时,天问台的血池恢复清澈。屈原从石柱上坠落,被巫阳用法术接住,他望向姒清手中的碎片,眼中泛起泪光:“原来《天问》的答案,不在天上,而在人间炼气士的手中...”

地脉猎人首领见势不妙,化作黑蝶遁走。姒清正要追击,却被屈原拦住:“莫追了,她留下的咒印...与我昨夜梦见的‘玄’有关。”他指着首领消失的方向,那里的雾气中隐约浮现出锁链状的纹路,与玄的咒印如出一辙。

战后,巫阳在灵气池底发现了刻有“乱”字的龟甲碎片——这是《离骚》“乱曰”的收尾之章,也是楚地灵脉眼的核心钥匙。当六块碎片(巫、道、礼、兼爱、损、骚)在天问台上共鸣时,浮现出的不是地图,而是一首新的诗句:“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这是...天地锁的最后一道谜题。”屈原抚摸着碎片,“‘民德’即民心,或许天地锁的真正钥匙,是诸子百家对天下的共同守护之意。”

姒清点头,望向云梦泽上升起的朝阳。地脉网的感知中,还有三块碎片分别在秦地、吴越和岭南闪烁,而最强大的波动,来自极西的昆仑虚深处——那里,应该就是老聃所说的“钥匙最终形态”所在。

墨离突然拽了拽姒清的衣袖,机关眼投射出一段影像:老聃(真正的太初道尊)站在昆仑虚的玄牝之门旁,手中握着最后一块刻着“无”字的碎片,对着镜头露出欣慰的微笑。影像的背景中,九根天地锁青铜柱正在缓缓闭合,而柱子之间,隐约可见诸子百家的炼气士们并肩而立。

“下一站,该去秦地了。”姒清收好碎片,楚辞的灵气在她体内化作了一片流动的星空,“听说那里的炼气士正在研究‘法’与‘气’的结合,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巫阳将《九歌》竹简送给墨离,后者的机关布偶立刻开始自动抄写诗句。屈原则折下一段兰草,系在姒清的巫祝杖上:“愿这支灵草,能为你们在秦川的风沙中,保留一丝楚地的温润。”

晨雾渐散,云梦泽的灵气诗灯重新亮起。这一次,灯笼上的诗句不再残缺,每一首都闪耀着诸子合流的希望之光。而在遥远的咸阳宫,某位正在研读《商君书》的年轻人突然抬头,望向东方——他掌心的龟甲碎片,此刻正与六块碎片产生跨越千里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