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步验证更精准

一、初次检索

DeepSeek采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能理解财税人员用平常语言提出的问题。比如说,财税人员问“查一下过去三年企业所得税有哪些优惠政策”,DeepSeek会把这句话里的“过去三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这些关键词找出来,然后分析这些内容是什么意思,弄清楚用户到底想查什么。

企业所得税近三年优惠政策检索案例 [1]

根据搜索结果,过去三年(2023—2025年执行)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按政策类型和适用对象分类整理如下。

一、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

◆ 小微企业税率减免

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从业人数≤300人、资产总额≤5000万元),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

二、区域性优惠政策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

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设立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如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类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

2020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如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购置的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一次性税前扣除。

◆ 特定合作区优惠政策

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合作区、横琴粤澳合作区等特定区域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支持科技创新与研发的优惠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一般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实际发生额的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200%摊销。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费用化)或220%(资本化)。

◆ 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资格期满当年暂按15%预缴,未通过重新认定的需补缴税款。

◆ 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抵免

公司制或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的,可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不足抵扣的可结转后续年度。

四、环保与公益性政策

◆ 污染防治第三方企业

符合条件的污染防治企业(如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执行至2027年年底。

◆ 扶贫与公益性捐赠

企业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可据实扣除,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

五、设备投资与折旧优惠

◆ 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企业新购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下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税前扣除。

六、吸引外资与再投资政策

◆ 递延纳税政策

境外投资者将境内利润直接再投资的,暂免征收预提所得税。2024年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1622.8亿元,同比增长15%。

七、其他专项优惠

◆ 文化事业单位转制

2027年年底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可享受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 残疾人就业

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100%加计扣除。

◆ 小额贷款公司

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的90%计入收入总额。

以上政策综合了全国性和区域性优惠,覆盖小微企业、科技研发、环保、外资等多个领域,具体执行条件需参考各政策文件。如需完整政策条款,可查阅国家税务总局或财政部相关公告。

DeepSeek的深度思考如下。

好的,我需要帮用户查过去三年(2022—2024年)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用户提到的“过去三年”可能指的是2022—2024年,但今天的日期是2025年2月25日,因此可能需要确认具体时间范围。不过,根据搜索结果,大部分政策在2023—2027年出台,尤其是在2024年出台的政策较多。接下来,我需要从搜索结果中提取相关的优惠政策。

先看网页1,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24年减税降费数据,提到了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的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总额超过2.6万亿元。这部分应该属于结构性减税政策,可以归类到科技和制造业优惠。

网页2和网页10详细列举了2024年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小微企业的税率优惠、西部地区的15%税率、海南自贸港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以及创业投资企业的抵免政策等。特别是小微企业减按25%应纳税所得额,20%税率,延续至2027年,这应该是重点。

网页3和网页6提到的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政策,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性计入成本,这对企业资金流有帮助。同时,污染防治第三方企业按15%税率减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环保类优惠。

网页5提到深圳河套合作区的15%税率,以及地方园区的税收扶持政策,但这里可能属于地方性政策,需要确认是否全国通用。不过用户的问题可能更关注全国性政策,因此这部分可能是次要的。

网页7、8、9讨论的是递延纳税政策,特别是外商再投资的递延纳税,2024年数据增长显著,属于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此外,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延续至2027年,可能也是企业所得税的一部分。

网页4和网页10重复了小微、西部、海南等政策,需要整合避免重复。网页3还提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的15%税率,以及加计扣除的具体比例,比如研发费用100%或120%加计扣除。

综合这些信息,需要将优惠政策按类别整理,比如小微企业、特定地区(西部、海南)、科技研发、环保、外商投资等。同时注意政策的执行时间,是否覆盖过去三年。例如,海南的政策原本在2024年年底到期,但网页8显示延续到2027年,因此用户问的过去三年可能包含这个延续后的政策。

需要注意,有些政策可能在2023年发布,但执行期涵盖过去三年。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2023年提高比例,执行到2027年,这也属于近期的优惠。同时,创业投资企业的抵免政策在多个网页提到,需要包括在内。

最后,还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政策,比如网页2提到的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就业的税收扣减,可能属于企业所得税的间接优惠,需要囊括进答案。另外,设备扣除、污染防治企业、文化事业单位转制等也需要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