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赚钱

天完全黑了下来,远处的村庄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寒风中飘来炊烟的味道,让人想起温暖的家。他们加快了脚步,想早点回到屯子里。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吗?孙青山抬头看了看天空,几颗星星在云层间若隐若现。他默默祈祷着,希望能顺利完成这次行动。毕竟,那片山谷里的秘密,关系到他未来的计划。

寒风呼啸的清晨,阳光透过结了层薄霜的窗户洒进屋里。欧德胜已经把爬犁套好,在院子里跺着脚搓手取暖,等着孙青山。

“这天儿可真冷。”欧德胜哈了口气,白雾在空中缭绕。

孙青山背着个挎包从屋里出来,脚步匆匆。“走吧,趁着早上路上人少。这野猪放久了容易坏。”

昨天打的那头野猪,足有七百多斤。这在林区也算是个大家伙了,要是能卖个好价钱,这个月的收入就有着落了。

“小柱,你和铁汉留下来帮戴春燕剥松子。”孙青山转头对屋里喊了一声,“别偷懒,今天得把昨天那些松塔都剥完。”

“知道了哥。”小柱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带着几分不情愿。

欧德胜抖了抖缰绳,马儿打了个响鼻,拉着爬犁缓缓向前。孙青山坐在后面,看着道路两旁的白桦树在晨光中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路上,孙青山想起昨天拉回来的两千斤松塔,不由得皱起眉头。松子虽然一毛钱一斤,但剥起来实在费工夫,比剥玉米粒还难。手指头都能磨出血泡来。

“德胜叔,你说这松子价钱能涨不?”孙青山掏出一根烟,递给欧德胜一根。

欧德胜接过烟,摇摇头:“这年头谁还吃得起松子?能卖出去就不错了。”

孙青山点点头,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该换个营生。这打猎采松子的活计,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多少钱。

两个小时后,爬犁停在了木厂食堂门口。食堂里飘出阵阵饭菜香,几个工人正端着饭盒往里走。

“哎呦,这不是青山兄弟吗?”徐主任一看到孙青山就笑呵呵地迎了上来,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今儿个又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徐主任五十出头,圆脸大耳,一身灰色中山装显得有些发旧,但整洁干净。他是木厂采购主任,跟孙青山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小子经常能弄到些好东西。

“徐哥,昨天打了头野猪,给您送来了。”孙青山笑着说道,“这可是纯粮食猪,肉质好着呢。”

徐主任凑近看了看,用手指戳了戳野猪肉,皱眉道:“这野猪肉质确实不咋地,骚味重。这样吧,从头到脚全算进去,只能出价一毛五每斤。”

孙青山心里一沉,这价钱比预想的要低。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成,就按徐哥说的来。”

称完重,整整七百二十三斤。孙青山暗自盘算,这一下能赚一百多块钱,虽然不如预期,但也算不错了。

“对了徐哥,”孙青山从挎包里掏出两个玻璃瓶,瓶中盛着琥珀色的液体,“老爸自制的养生补品,特意给您带来点。”

徐主任眼睛一亮,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令尊调制的滋补品?简直就是宝贝疙瘩!”

他接过酒瓶仔细端详,在阳光下晃了晃:“这是三鞭酒吧?虎鞭、鹿鞭、狼鞭一块泡的那种?”

“徐哥好眼力,确实是三鞭酒。”孙青山点头道,“我爹这酒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光是找药材就花了好些时间。”

“青山兄弟,还有吗?我想再买点。”徐主任搓着手问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酒瓶。

孙青山故作为难:“这酒不好泡啊,光是虎鞭就难找得很。多亏徐哥罩着我,这两瓶我都舍不得拿出来。”

“兄弟,二十块钱一斤,你看行不?”徐主任一咬牙开价道。

孙青山心里一喜,但面上还是推辞:“这也太贵了吧?酒才几毛钱一斤...”

“别说了,就这个价!”徐主任拍着胸脯道,“你要是有,我全收了。咱俩就是亲兄弟没得说,有啥事尽管找我。”

“那行,我家还有十来斤,给徐哥留十斤。”孙青山爽快地答应下来。

“好好好!”徐主任喜笑颜开,搂着孙青山的肩膀,“对了,你自己也会泡药酒了?”

“会一点,不过没有虎鞭狼鞭,就用人参、鹿茸这些配的,效果差不多。”孙青山谦虚道。

“那也不错,等你泡好了也给哥带点来。”徐主任拍拍孙青山的肩膀,“你小子有前途。”

从木厂回来的路上,欧德胜赶着爬犁,孙青山靠在后面闭目养神。寒风吹过,他却感觉浑身暖洋洋的。

这一趟不光卖了野猪肉,还试探出药酒的市场。看来这药酒生意大有可为,尤其是这种补肾壮阳的酒,更受欢迎。二十块钱一斤,比茅台还贵。

虽说这三鞭酒是他爹吹出来的,实际上就一个鹿鞭加点药材,但只要效果好,谁又能分得清里面到底放了什么呢?

“德胜叔,”孙青山突然开口,“你说咱们要是专门做药酒生意,能成不?”

欧德胜沉默了一会儿:“能成,就怕被人知道了不好。”

“怕什么,”孙青山笑道,“这不是坑蒙拐骗,咱们酒里确实有料。再说了,这年头谁不想赚钱?”

欧德胜不再说话,专心赶着马。孙青山也陷入沉思,他得好好琢磨琢磨这药酒的配方,争取做出个样子来。

孙青山回到松树寨,远远就听见自家院子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推开门一看,屋里挤满了人,大伙正忙着剥松,地上堆满了松塔壳。

吴守军正和孙卫山坐在炕上,手里飞快地剥着松子。见孙青山进来,吴守军眼睛一亮:“青山回来了?快来帮忙!”

“你们今天怎么都有空?”孙青山脱下外套,笑着问道。屋里热气腾腾的,几个知青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倒是难得的热闹。

“这不是听说你们昨天进山捡了好多松塔嘛。”孙卫山手上不停,“这松果简直完美,不来帮忙都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