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书瑶第一百零一次确认手机上的地址,抬头看了看面前装修考究的法式餐厅,深吸了一口气。她理了理米色风衣的领子,又掏出小镜子检查了一下妆容——淡妆,完美。头发也好好地扎成了干练的马尾,没有一根不听话的发丝。
“颜小姐?“一位穿着黑色西装的服务生微微欠身,“您的同伴已经到了,请跟我来。“
书瑶点点头,跟着服务生穿过灯光柔雅的餐厅。她能看到靠窗位置坐着一个西装笔挺的背影,肩膀宽阔,后颈的短发修剪得一丝不苟。看起来还不错,书瑶心想,至少比妈妈上次介绍的那个秃顶会计师强。
“林先生,您的客人到了。“服务生轻声说道。
那位林先生转过身来,露出一张轮廓分明的脸——高鼻梁,薄嘴唇,眼角有几道细纹。他看上去比照片上老成一些,但还算得上英俊。
“颜书瑶?“他站起身,伸出手,“林志远。幸会。“
“你好。“书瑶礼貌地握了握他的手,触感干燥而温暖。
服务生为她拉开椅子,书瑶坐下时注意到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瓶开启的红酒和两个高脚杯。林志远似乎注意到她的视线,解释道:“我擅自点了瓶波尔多,希望你不介意。“
“不,当然不。“书瑶微笑,虽然她其实更偏好白葡萄酒。
接下来的半小时过得中规中矩。林志远是某跨国公司的财务总监,三十五岁,有房有车,喜欢高尔夫和古典音乐。他谈吐得体,偶尔还会说几句俏皮话。从任何标准来看,这都是一个优质的相亲对象。
但书瑶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
“所以,“林志远切着一块五分熟的牛排,“你母亲说你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
“美术指导,“书瑶纠正道,“还在努力向创意总监迈进。“
“有意思。“林志远点点头,“不过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广告这行不太适合女孩子。工作时间不稳定,压力又大。“
书瑶的叉子在盘子上轻轻一顿。“是吗?我倒觉得性别和工作能力没什么关系。“
“当然当然,“林志远立刻改口,“我只是担心...你知道的,如果以后有了家庭...“
书瑶感到一阵熟悉的烦躁。这是她今年第七次相亲,而每次谈话最终都会拐到这个方向——她的工作,她的年龄,她的“生育时钟“。仿佛三十岁的女性除了结婚生子外,人生就没有其他价值了。
“林先生,“书瑶放下餐巾,“我想我们可能不太合适。“
林志远愣住了:“我说错什么了吗?“
“没有,只是...“书瑶斟酌着词句,“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似乎不太一致。“
“但我们可以互相了解啊,“林志远向前倾身,“我觉得你很有魅力,颜小姐。聪明,漂亮,气质也好...“
书瑶已经听不下去了。她招手叫来服务生:“买单,谢谢。分开付。“
十分钟后,书瑶站在餐厅门口,深呼吸着夜晚微凉的空气。这次相亲又失败了,妈妈肯定又要唠叨好几天。她看了看表,才八点半,回家还太早。也许该去那家新开的咖啡馆坐坐?据说他们的海盐焦糖拿铁很不错。
书瑶刚迈出一步,高跟鞋就不小心卡在了人行道的砖缝里。她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一只有力的手臂及时扶住了她。
“小心。“一个低沉的男声在耳边响起。
书瑶抬头,对上了一双她这辈子见过的最深邃的眼睛。那眼睛在街灯下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灰蓝色,像是暴风雨前的海面。眼睛的主人是个高个子男人,穿着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和深色牛仔裤,没有林志远那种精心打扮的痕迹,却莫名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
“谢谢。“书瑶站稳身子,有些尴尬地把头发别到耳后。
男人松开手,却没有立刻离开。他微微歪头,用一种奇特的目光打量着书瑶,仿佛在确认什么。
“你还好吗?“书瑶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
“颜书瑶?“男人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书瑶瞪大了眼睛:“你...认识我?“
男人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像是惊讶又像是释然。“真的是你,“他轻声说,“我找了你好久。“
“抱歉,“书瑶后退半步,“我们见过吗?“
“不,应该没有。“男人摇摇头,嘴角勾起一个自嘲的微笑,“至少不是在这一生。“
这个回答太奇怪了,书瑶本该立刻转身离开。但不知为何,那双灰蓝色的眼睛让她挪不动脚步。那里面的情感太过复杂,有悲伤,有喜悦,还有一种她无法解读的深切渴望。
“我叫许沉。“男人说,“可以请你喝杯咖啡吗?就那边的'转角'咖啡馆。“
理智告诉书瑶应该拒绝。一个陌生男人在夜晚邀她去咖啡馆?太可疑了。但某种更深层的直觉却让她点了点头。
“一杯咖啡的时间。“她说。
“转角“咖啡馆比书瑶想象中更温馨。复古的砖墙,舒适的皮椅,角落里还有一架老式钢琴。许沉带她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繁华的街道和匆匆的行人,却仿佛与他们无关。
“你想喝什么?“许沉问。
“海盐焦糖拿铁,谢谢。“
许沉点点头,走向柜台。书瑶趁机打量他的背影——宽肩窄腰,走路的姿态有种不经意的优雅。他看起来三十出头,比林志远年轻些,却给人一种更加成熟的感觉。
当许沉端着两杯咖啡回来时,书瑶忍不住问:“你是怎么知道我名字的?“
许沉把拿铁推到她面前,自己则要了杯黑咖啡。“我听过你母亲叫你。“他说。
“刚才在餐厅外面?“
“不,“许沉啜了一口咖啡,“上周三下午,在春熙路的那家书店。“
书瑶皱眉。上周三她确实去过春熙路的书店,但完全不记得见过这个人。“你跟踪我?“
“不,“许沉摇头,“只是...巧合。我经常去那家书店,那天正好看到你和一位女士——应该是你母亲——在文学区选书。她叫了你的名字。“
这个解释勉强合理,但书瑶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那你刚才为什么说'找了你好久'?“
许沉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咖啡杯,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这是个很长的故事,“他最终说,“你可能会觉得我疯了。“
“试试看。“书瑶抱起双臂。
“我做了一个梦,“许沉直视着她的眼睛,“一个很长很真实的梦。梦里有一个女孩,和你长得一模一样,也叫颜书瑶。我一直在找她...直到今天在餐厅外看到你。“
书瑶差点笑出声:“你是说,你因为一个梦就认出了我?“
“不仅如此,“许沉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知道你喜欢在咖啡里加两包糖但从不搅拌到底;知道你六岁时在左膝盖上留下了一道疤,因为骑自行车摔倒了;还知道你小时候卧室的墙上贴满了星空贴纸,因为你想当宇航员。“
书瑶的血液仿佛凝固了。除了第一点可能被观察到外,后面两个信息绝不可能被陌生人知道。她的膝盖确实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小疤,而星空贴纸更是连她母亲都可能记不清的童年细节。
“这...这不可能,“书瑶的声音有些发抖,“你到底是谁?“
“我说了,我叫许沉。“他的眼神出奇地平静,“三十一岁,自由摄影师,没有不良嗜好,喜欢爵士乐和雨天。“
“我不是在问你的相亲资料!“书瑶压低声音,“你是怎么知道那些事的?“
许沉沉默了片刻,然后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他卷起左袖,露出手腕内侧的一个圆形小疤痕。“这个,“他指着疤痕,“你有吗?“
书瑶的呼吸停滞了。她缓慢地拉起自己的右袖,在相同的位置,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疤痕。那是她八岁时不小心被开水烫伤留下的。
“这...这不可能...“书瑶喃喃道。
“在梦里,“许沉轻声说,“我们是在同一个地方受的伤。同一个时间。“
书瑶感到一阵眩晕。太多巧合堆积在一起,已经超出了她能理解的范畴。她应该离开,应该报警,应该做任何理智的人会做的事...但她只是坐在那里,盯着许沉手腕上的疤痕,仿佛那是什么神秘的图腾。
“我知道这很难接受,“许沉说,“但请相信我,我对你没有恶意。我只是...需要确认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书瑶问。
“确认你是否也有那些梦。“许沉的目光变得异常锐利,“关于一座红色灯塔的梦。“
书瑶的咖啡杯从手中滑落,砸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液体溅到她的风衣上,但她浑然不觉。因为就在许沉说出“红色灯塔“的瞬间,她的脑海中闪过一连串画面——汹涌的海浪,潮湿的岩石,还有一座孤零零矗立在悬崖边的红色灯塔。这些画面如此清晰,仿佛不是想象,而是被尘封的记忆。
“你记得。“许沉的声音带着胜利的喜悦。
“不,“书瑶摇头,“那只是...巧合。或者是你用什么方法催眠了我。“
许沉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推给她:“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我不期望你现在就相信我,但如果你愿意了解更多...随时可以找我。“
书瑶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名片。上面简单地印着“许沉“和一个电话号码,没有公司名称,没有职位。
“为什么是我?“书瑶忍不住问,“即使...即使你说的都是真的,为什么是我?“
许沉看着她,眼神温柔得不可思议:“因为在所有世界里,在所有时间里,我总能找到你。这次只是花得久了些。“
这样的话语本该显得矫情或疯狂,但许沉说出来的方式让书瑶心头一颤。她低头看了看表,咖啡还没喝完,但已经过去四十分钟了。
“我该走了,“她站起身,“谢谢你的咖啡。“
许沉没有挽留,只是点点头:“路上小心。“
书瑶转身走向门口,心跳如擂鼓。就在她推开门的一瞬间,许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明天会下雨,记得带伞。“
书瑶没有回头,但这句话让她浑身一颤——因为她的手机天气预报确实显示明天有雨。
走出咖啡馆,书瑶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静下来。她的理智和直觉正在激烈交战:一边警告她远离这个神秘的男人,一边却有个声音在低语——也许他真的知道些什么。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名片,犹豫片刻后,还是把它放进了钱包。
明天会下雨。她想着许沉的话,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手腕上的疤痕。
明天,也许她会给他发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