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编辑说明[1]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妇女的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妇女工作,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就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保障性法律措施,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该法一方面要求妇女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赋予其的权利以及应履行的义务,切实学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妇女联合会等发挥作用,履行职责,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要求用人单位、学校等主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其相关规定,履行报告等义务,女学生、女职工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妇女权益保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民法、刑法以及劳动、教育、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基层政权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母婴保健、反家庭暴力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妇女权益保障法律规范也对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案例是最生动的普法教材,通过案例能更具体地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为此,我们以案例的形式编写了本书,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与内涵。

不同于以往的普法读本,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体系完整。紧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该法章节结构为体系,将案例归纳对应至相应章节中,清晰展现全书结构。

2.精选案例。在案例的选取上,重点选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公报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以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的案例。并分别设置“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相关案例”三个板块,突出体现了案例的典型性和实务指导性。为全面地展现案例,本书原则上保留了案例的原文,仅从规范性上对个别格式进行了统一。

3.内容务实。本书收录与妇女权益保障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涉及妇女人身和人格权益保障、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障、妇女财产权益保障、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本书不仅适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普法读本,也适合作为日常生活中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指南,让读者在生动真实的案例中获得法律指导以及解决纠纷的良策。

编者

2023年4月

注释

[1]本说明参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说明》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