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摘取了混元大罗金仙的道果?
- 封神:瞎编功法,他们练成魔头了
- 刘归一
- 2152字
- 2025-04-22 18:00:02
此刻,清虚道德真君周身三千大道道韵环绕,威压震慑寰宇,“黄天化,此刻束手就擒,尚且来得及!”
黄天化感受着清虚道德真君恐怖的威压,眸色凝重,有着准圣之力的清虚道德真君,以他现在的修为战力,无法取胜,但束手就擒?绝无可能。
“准圣之力又如何?且战!”黄天化这时沉声喝道。
清虚道德真君轻蔑一笑,“冥顽不灵!”
说完,
清虚道德真君大手一挥,大道道韵翻涌,一道道玄妙的法则浩瀚如海,顷刻间,尽数涌向黄天化。
正当这时,陆江收到提示,大手一挥,混沌天阙中,磅礴的伟力绽放。
在黄天化突破大罗金仙时,陆江多了一项能力,可以将从徒弟身上获得的百倍增幅,短暂的加持在徒弟身上。
黄天化感受到了师尊的气息,感受到了自身体内力量的暴涨,黄天化自是大喜,“徒儿,多谢师尊!”
说完,
黄天化一身气息攀升到了巅峰,百倍增幅,他的力量也达到了准圣境界,比之清虚道德真君还要更加强横。
这一刻,
清虚道德真君最先色变,黄天化的力量竟然超过了他。
同时,
玉虚宫,元始天尊的神色也是变换,向身旁的老子圣人道,“大兄,那人手段一次比一次恐怖,顷刻间令黄天化力量暴涨了那么多,他也证道成圣了不成?”
“最后一缕鸿蒙紫气在老师那里,洪荒天地断然不可能再多一尊圣人。
或许……是摘取了混元大罗金仙的道果。”老子圣人如此回道。
闻言,
元始天尊也觉得大兄所判断的是对的,那家伙定然摘取了混元大罗金仙的道果,否则不该有这般手段。
同时,
西方教二圣,准提和接引也在这时判定,黄天化背后那位师尊,肯定摘取了混元大罗金仙的道果。
通天教主,女娲圣人,包括那位三十三天外,紫霄宫中的道祖也同样这般认为。
而观瞧此战的一众大能修士,这会儿不由的纷纷议论,
“看样子,黄天化背后,也有一位圣人坐镇,只是不知是哪位。”
“这可不好胡乱猜测。”
“……”
圣人是何等存在,圣人之下俱为蝼蚁,事关圣人,他们自不敢胡乱的瞎猜。
不过,对于此战的胜负,还是可以热烈讨论的,
依照当前两人的力量,黄天化绝对是最后的赢家。
不过,元始天尊肯定会再度出手,也不出他们的意料,元始天尊将清虚道德真君的力量再度提升,但最多也就让清虚道德真君达到和黄天化差不多的层次,再强的话,清虚道德真君也驾驭不了。
这时,黄天化递出命运之拳,此一拳有着百倍增幅,无上道韵加持,命运神力磅礴,仅仅是威压便让诸多星体破碎湮灭,当此拳达到极盛状态,其力量似一拳便能轰碎时间长河。
清虚道德真君面对黄天化此拳,动用阐教玄法,玉清仙光,三千道韵融入,万千法则加持,光华璀璨至极,
继而,清虚道德真君大手一挥,此一道玉清仙光射出,以无匹之势同黄天化的命运之拳交锋。
“轰~”
茫茫无尽的混沌天阙震荡,恐怖的交锋力量,让他们两人周遭数万里全部化作了真空地带。
当耀眼夺目的光芒散去,清虚道德真君已然不见身影。
其自然没死,而是被元始天尊在关键时候救走了。
同等力量,清虚道德真君远远不是黄天化的对手,要不是元始天尊出手,刚才的一拳足以轰杀清虚道德真君。
观瞧此战的一众大能修士,也尽皆明白,这一战是清虚道德真君败了。
此时,黄天化也无奈,清虚道德真君到底是圣人弟子,想要杀他,除非能打的过圣人,现在的他显然差飞了。
黄天化身影一闪,离开了混沌天阙,回到了青峰山。
当黄天禄看到是自家大哥回来,不见师尊身影时,
黄天禄大惊,“我师尊呢?”
“他自然是败了,逃走了。”黄天化淡淡的回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黄天禄大声的嘶吼道,他师尊乃圣人弟子,玉虚十二金仙之一,神通广大,是真正的大能修士,傍身的法宝不知凡几怎么可能会败在自家大哥一个只修行了半年多时间的人!?
黄天禄不相信,他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只觉得天都崩塌了。
黄天化没有再同这个被清虚道德真君洗脑涂毒的二弟多说什么,直接带着黄天禄离去,从现在开始,他去哪都带着自家二弟,非得把他给掰回来。
否则还要兄弟相残不行?那时又如何向父亲、母亲交代。
与此同时,
玉虚宫中,
清虚道德真君在元始天尊无上法力下瞬间恢复了伤势,
“师尊,弟子无能。”清虚道德真君这般愧疚道。
“无妨,不怪你。”
清虚道德真君这时委屈巴巴道,“师尊,就任由黄天化这般吗?或者……将黄天禄摄回也行。”
元始天尊道,“暂且安心修行吧,你本就沾染杀劫在身,若大势一至,天数落下,除非开天重来,否则为师也难救你。”
闻听此言,清虚道德真君的眼神瞬间都清澈了不少,他可不想陨落上那被束缚一生的封神榜,
“师尊,弟子明白。”
元始天尊淡淡颔首,“行了,你且去吧。”
“是!”
……
此战过后月余,
朝歌,
这一日朝堂上,忽然有报,北海袁福通勾结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起兵造反了。
一瞬间,整个朝堂之上哗然一片,纷纷表示要以雷霆之势平叛。
“大王,臣以为,就让太师率领前去平叛吧,定可以雷霆之势平定北海之乱。”丞相商容这时言道。
比干、黄飞虎等群臣也皆是附议。
闻言,帝辛却道,“北海平叛一事,孤王决定御驾亲征,朝堂之事,就由太师、丞相、王叔、黄飞虎来监管,若遇不可决之事,传信于孤王便是。这事就这么定了!”
没有给群臣反驳的机会,御驾亲征一事就这般由帝辛一锤定音。
大朝会散后,
闻仲、商容、比干、黄飞虎留下。
太师闻仲道,“大王,老臣并不反对您御驾亲征,但那袁福通既然敢反,必然有所倚仗,甚至于不少势力都会谋划,短时间内战争定然难以结束,大王还是坐镇朝堂吧。”
帝辛淡淡笑道,“放心,孤王会去请大师兄相助,此战很快便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