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窥气象

林凡在田地重建与中医施治方面的成果,让他在村里的威望日益高涨,但他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农作物的生长,天气因素对收成的影响愈发关键,于是,他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气候模拟系统。此前解锁的三年天气回溯数据分析,此刻显得尤为重要,他期望从中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小灵,帮我详细分析一下这三年天气数据与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关联,看看能否找出一些通用的应对策略。”林凡站在田边,望着茁壮成长的高粱和中药材,心中思索着未来可能面临的气候挑战。

小灵迅速调动数据,在林凡脑海中呈现出一系列图表和分析结果。“主人,通过分析发现,每年夏季都会有一段高温少雨期,这对高粱和中药材的生长极为不利。我们可以提前规划灌溉设施的升级,增加储水设备,以应对干旱。另外,春季偶尔会出现倒春寒,可能影响幼苗的生长,我们需要准备一些保暖措施,比如覆盖草帘。”

林凡仔细研究着这些分析,连连点头。“嗯,你说得对。我们先从升级灌溉设施开始,上次用竹子搭建的临时灌溉管道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长期来看,还是需要更稳固、高效的设施。”

说干就干,林凡立刻着手规划新的灌溉系统。他决定在田地附近挖掘一个小型的蓄水池,用于储存雨水和附近溪流的水。同时,设计一套以水车为动力的提水装置,将水引入灌溉管道,实现自动灌溉。

林凡召集佃农们,向他们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计划。“大家听我说,我们要在这里挖一个蓄水池,这样在干旱的时候,就有足够的水灌溉庄稼。然后,我们再做一个水车,把水提到管道里,让水自己流到地里,这样大家以后浇水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佃农们听后,都觉得这个计划十分可行,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建设工程就此展开。佃农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负责挖掘蓄水池,一部分人去砍伐合适的木材制作水车,还有一部分人则协助林凡设计和铺设灌溉管道。

在挖掘蓄水池的过程中,林凡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由于当地的土壤质地较为疏松,挖掘到一定深度后,池壁容易坍塌。“小灵,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固池壁,防止坍塌?”林凡有些焦急地问道。

小灵迅速给出解决方案:“主人,可以用石头和黏土混合砌成池壁,石头能够提供结构支撑,黏土则可以填充缝隙,增强密封性。另外,在池壁表面涂抹一层石灰浆,进一步加固和防水。”

林凡按照小灵的建议,让佃农们收集附近山上的石头,又从河边运来黏土。在林凡的指导下,佃农们先将石头堆砌成池壁的形状,然后用黏土填充缝隙,最后在表面涂抹石灰浆。经过几天的努力,一个坚固的蓄水池终于建成。

与此同时,制作水车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林凡根据小灵提供的设计图纸,指导佃农们将木材加工成合适的部件。水车的叶片需要有合适的角度和弧度,才能有效地提水。林凡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与佃农们一起反复调试叶片的角度。

“大家注意,这个叶片的角度稍微再调整一下,这样水流冲击的时候,水车转动会更顺畅,提水效率也更高。”林凡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

经过不断的努力,水车终于制作完成。当水车在溪流中转动起来,将水缓缓提升到灌溉管道中时,林凡和佃农们都兴奋不已。看着清澈的水流顺着管道流向田地,仿佛看到了未来丰收的希望。

在农业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林凡在中医学习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他在研究《黄帝内经》灵枢篇时,结合小灵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对人体经络与气血运行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小灵,灵枢篇中提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通过对以往治疗案例的分析,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根据不同的节气,调整针灸和中药治疗的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你怎么看?”林凡说道。

小灵回应道:“主人的想法很有创新性。不同节气,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会有所变化。比如在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于体表,此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针灸穴位;在用药方面,可选用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中药,如柴胡、郁金等。”

林凡深受启发,他开始在日常的中医治疗中实践这种根据节气调整治疗方案的方法。村里有一位患有头痛病的村民,之前林凡一直采用常规的针灸和中药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次,林凡根据当下的节气,调整了针灸穴位和中药配方。

“这次我们选取风池、百会、合谷等穴位,在春季,这些穴位对于疏通头部气血、缓解头痛有更好的效果。中药方面,加入柴胡和郁金,增强疏肝理气的作用。”林凡一边为村民施针,一边解释道。

经过几次治疗后,村民的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李公子,你这法子真是神了!我这头痛以前总是反反复复,这次感觉好多了,脑袋清爽了不少。”村民感激地说道。

这件事让林凡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坚定了他继续探索中医奥秘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粱和中药材在林凡和佃农们的悉心照料下,生长态势良好。然而,林凡知道,嫡长子不会坐视他的事业顺利发展。果然,没过多久,嫡长子又想出了新的阴谋。

嫡长子买通了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让他们在市场上散布谣言,说林凡种植的高粱和中药材是不祥之物,吃了会生病,用了会倒霉。这些谣言在市场上迅速传播开来,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林凡的农产品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二少爷,不好了!市场上都在传咱们种的东西不好,现在都没人敢买了。”一位前去集市售卖农产品的佃农焦急地跑回来告诉林凡。

林凡眉头紧皱,心中明白这又是嫡长子在背后搞鬼。“别慌,我们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小灵,你有什么好办法?”林凡在心中问道。

小灵思考片刻后说道:“主人,我们可以在村里举办一场农产品展示和品尝活动,邀请村里的长辈、有威望的人以及市场上的一些商户来参加,让他们亲眼看到、亲身体验我们农产品的好处,用事实打破谣言。”

林凡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立刻开始筹备活动。他让佃农们精心准备了一些用高粱制作的食品,如高粱面饼、高粱粥等,还展示了中药材的药用价值,现场为一些村民进行简单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活动当天,村里热闹非凡。林凡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高粱食品,讲解中药材的功效。“大家看,这高粱面饼口感扎实,营养丰富。我们种植的高粱和中药材,都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没有任何危害。而且,这些中药材还能治疗很多疾病,就像之前为这位大叔治疗头痛一样。”林凡指着那位头痛症状得到缓解的村民说道。

村民们和商户们在品尝和体验后,纷纷对林凡的农产品赞不绝口。“这高粱做的东西真好吃,哪有什么不祥啊。”“是啊,李公子的医术大家也都看到了,他种的中药材肯定没问题。”

经过这次活动,谣言不攻自破,林凡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声誉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更受欢迎。然而,林凡清楚,嫡长子还会有后续的动作,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己在农业和中医领域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