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邓九刚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些一流的作家大都有大学教授的头衔或在大学里任过教的经历,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朱自清、老舍、曹禺……他们不仅创作文学作品,并留下了一些文学经典,而且著书立说,并留下了一些学术著作甚至是学术经典,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茅盾的《小说研究ABC》、《神话的研究》、《希腊文学ABC》,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新诗杂谈》,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这个“传统”虽然后来似乎并没有太好的“赓续”,但也并非“薪火失传”,如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先生就是清华大学教授……都是这一“传统”的“薪火传人”。不过,就我而言,对这个“传统”“薪火相传”最为直接的“感性认识”则得之于廖四平——

我在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期间,曾有一段时间与廖四平朝夕相处;自那时起至今算来已经有近三十年了;之后,我们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联系并不少,我对他的“耳闻目睹”也不少,如他的有关“诗论”研究的著作、有关“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等研究的著作、反思教育的“大学”系列小说等,我都“耳闻目睹”过;而现在,他的《莫言长篇小说研究》还没有面世,我便“耳闻目睹”了,且深感该著对莫言长篇小说研究的颇为全面、深刻、独到、精辟,是一部有关莫言长篇小说研究乃至莫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势必会对莫言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莫言既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又是我在读研究生时的同班同学,而且正是在我与莫言同学期间,我与四平相逢、结交的,因此,四平的这部研究莫言长篇小说的专著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不过,对于莫言和四平及其著作,我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便多言——因为“多言”便有“为自家兄弟站台”之嫌,所以,我最能做的就是企盼《莫言长篇小说研究》早日面世,也预祝《莫言长篇小说研究》发行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