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
- 李雪梅
- 586字
- 2025-04-24 21:02:39
绪论
对于各类艺术,人们迟早要进行大量的思考,遇到大量的疑惑,而所有这些都将在与音乐的关系上找到最为明确的表现,所以它们最明确的形式存在于与音乐的关系上。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从艺术的诞生之日就存在的。这首先是因为各种艺术的同生共源即起源的一体化,以及生活这一共同的创作源泉。第二个原因是,各种艺术都是对生命体验的符号形式表达,并且在这种表达的同时,达到形式上的自由或释放形式生命的张力。这些是所有艺术门类共有的特征,因此,这些共性是各种艺术互相影响和理解的前提。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对于如克罗齐的“一切艺术都是音乐,因为这样说才可以见出艺术的意象都生于情感”,佩特的“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为旨归”,叔本华的音乐是最高艺术,是意志的外射,而其他艺术只能表现意象世界,苏珊·朗格的在与音乐的关系中考察各种艺术等说法,我们才可以有更为深入和丰富的思考。不管我们是信服,还是不以为然,这些说法道出了音乐在艺术大家庭中的独特地位,以及某种程度上一切艺术具有的音乐性倾向。而本书的思考也正是始于此:是否可以认为,音乐性是所有艺术的内在本质特征与趋势之一?如果是,那么,中国现代小说具有什么样的音乐性?这些音乐性又是如何促进中国现代小说本身从内部必然地走向形式的自由探索与自我更新?小说的音乐性有界限吗,如果有,那界限在哪里?本书即从这些问题开始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