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认真梳理的重要学术课题。但这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却被长期忽视了。在比较文学发展史上,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两个学派之争,紧紧关涉着比较文学是实证批评还是审美批评的关键问题。要说清楚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的关系问题,就离不开,或者说,就必须聚焦比较文学法国学派与比较文学美国学派本身及其相互关系。

法国比较文学以对不同国家文学之间实际存在过的精神交往与联系作实证性考察为鲜明特色并著称于世,这一特色更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韦勒克向法国学派发难的那篇著名文章《比较文学的危机》而进一步被强化和凸显。由此,人们大多认为:法国比较文学的典范特征是影响研究,而影响研究就是偏向事实求证,无视审美批评;美国比较文学则是平行研究,而平行研究弱化事实求证,重视审美价值判断。我们认为,这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它把法国比较文学与美国比较文学区分得太过泾渭分明,甚至让它们处于相互割裂、彼此难容的位置,致使人们认为比较文学中的实证研究与审美批评研究完全分属两种相异的研究类型,两者各异其趣,互不关联。同时,研究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问题,还直接涉及以下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一、比较文学研究究竟是属于文学批评还是文学史分支,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二、如何认识跨学科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关系?全面、辩证理解比较文学研究中实证与审美批评之间的关系,是无法绕开这两个问题的。

然而,长期以来,学界缺乏对上述问题的专题研究,很少认真思索、客观辨析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这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之间是否实际存在着一致性和辩证关联,疏于对研究中实证与审美批评并重的有效倡导,致使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问题长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合理解决,结果使得在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出现了研究的混乱,以至于比较文学被不少人误解为阿狗与阿猫的比较,这严重影响了比较文学的声誉。因此,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这一问题,并未随着比较文学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理论纷争的渐渐平息而获得根本解决,而且,时下国内通行的各种版本的比较文学教材也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一问题,所以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这不仅有利于全面完整地认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本质和两者的关联,更便于比较文学学科的理性建构和健康发展,无论在学科发展还是研究实践上看,都具有非比寻常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参照意义。

循着这一思路,该课题注重法国与美国比较文学理论文献资料的爬梳,通过理论细读法与比较阐释法,在考察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比较文学观的基础上,既梳理法国学派实证批评中蕴含的审美精神,反映美国学者对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审美批评的客观正视,又揭示美国学派审美批评中的实证精神,客观论述美国学者对实证研究的关注与重视,从而结合整体语境展现法国与美国学派真实的比较文学观及其相容性与共通性,并对误解、偏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原因进行深层次探源。同时,还注意挖掘、辨析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发展中的矛盾性及其意义,探寻学派方法之争进而和谐发展的事实及其价值,旨在证明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当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完美结合的时候,比较文学研究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与品位。本研究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