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推心置腹
- 南北朝:穿成元修,傀儡我不当了
- 大大大大大大宁泽
- 4007字
- 2025-04-23 11:53:31
元修亲自上前,将跪在地上的独孤义、贺拔威等人一一扶起。
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震惊、敬畏、愧疚,以及一丝狂热交织,元修心中暗道:‘很好,第一步,让他们知晓朕非草包,心生敬畏,初步完成。’
接下来,第二步,要让他们觉得朕理解他们,懂得他们。
他示意独孤义等人先退至书房门口警戒,而后单独留下了独孤信。
书房内只剩君臣二人,气氛反而更显凝重。
元修走到独孤信面前,目光温和而真诚,缓缓开口,问出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独孤将军,朕听闻,当初六镇之乱爆发,令尊独孤库者不幸遇难。将军少年英才,便携家族子弟投奔葛荣,后又辗转归附尔朱荣帐下贺拔度拔,再后来,方才追随贺拔胜将军……朕想知道,将军当初投身六镇乱军,又几经易主,可是……为了匡扶大魏,平定叛乱?”
这话如石子投湖,瞬间在独孤信心中激起千层浪!
他脸色一变,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再次跪倒,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与……难以言说的委屈:
“陛下明鉴!臣……臣家族世代深受国恩,皆为大魏忠良!当初六镇乱起,家父罹难,臣年少无知,只想着聚拢乡党,保境安民,以待王师!后……兵荒马乱,局势不由人,臣为求自保,也为能有一线机会报效国家,才辗转依附各方……臣……有负皇恩!有负朝廷!”
说到最后,声音竟有些哽咽。
避祸中山、依附葛荣,这些经历虽是事实,但在忠君爱国正统观念下,始终是他心中一块难以启齿的隐痛。
元修立刻上前,再次用力扶起独孤信,语气严肃恳切:
“将军快快请起!在朕面前,不必拘泥虚礼!朕今日与将军推心置腹,便是要坦诚相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若朕连承认历史事实、体恤臣子苦衷的担当都无,又如何能为明君,引领大魏走出困境?”
他扶着独孤信胳膊,让他站稳,目光直视他,续道:
“朕对当年情况,也算有所了解。六镇之乱,根源在于朝廷迁都后,对边镇军民待遇不公,积怨日深!非全是六镇将士之过!至于将军等当地军户,乱世之中,挣扎求存,甚至试图维持秩序,已是尽力!朕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这番话,如春风化雨,瞬间击中独孤信内心最柔软之处!
他怔怔看着元修,眼中充满难以置信。
多少年来,六镇出身将领,无论功勋多少,身上似乎总带一层“叛乱余孽”阴影,被洛阳世家轻视。
从未有人,尤其是当今天子,如此直白为他们辩解,承认朝廷过失!
元修未停顿,续道:
“正是朝廷处置失当,才予尔朱荣可乘之机,酿成河阴之变,国祚动摇,生灵涂炭!此乃国之大不幸!”
他话锋一转,再看向独孤信:“后来,将军又随贺拔胜将军投靠尔朱氏……再后来,贺拔胜将军又归附高欢……朕知道,独孤将军素来心高气傲,志存高远,对于贺拔将军这般反复无常之举,心中定然……有所不适,对也不对?”
独孤信闻言,身体微震,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沉默。
贺拔胜有知遇之恩,提拔重用,他绝不能背后非议。
但元修的话,却精准戳中他内心深处那份别扭与不甘。
他确实不喜那种依附强权、左右摇摆的生存方式,渴望的是堂堂正正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看着独孤信沉默却明显被触动的表情,元修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独孤信对这位年轻皇帝的好感与认同,正在急剧增加!
他开始觉得,眼前这位天子,或许…真的可能成为一位中兴之主!
元修叹了口气,语气更坦诚,甚至带着一丝无奈:
“独孤将军,朕也不妨……再与你交个底。当日演武之后,朕予你封赏,明显低于元泽,看似不公,你可知为何?”
独孤信立刻躬身:“陛下隆恩浩荡,臣不敢有丝毫怨言!陛下自有考量,臣心满意足。”
“唉…”
元修摆手,打断客套,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独孤将军,朕不喜那些虚头巴脑的场面话!朕今日既决心重用将军,便无不可对将军言者!朕就跟你直说了吧!”
他深吸气,声音压低几分,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朕如今处境,想必将军也能看出一二!朕名为天子,实为傀儡!朝政大权,被高欢、高乾把持;洛阳禁军,名义上归斛斯椿调度,实则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朕自登基以来,身边所用内侍、宿卫禁军,无一样是朕能完全做主!就连今日召将军入宫,都要冒巨大风险,遣散宫人,以防耳目!”
这番话,如惊涛骇浪,再次狠狠冲击独孤信的心防!
他惊愕抬头,看着元修那张年轻却写满沉郁不甘的脸,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万万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竟将如此隐秘危险的处境,毫无保留告知了他!
一时间,冷汗涔涔,竟不知如何回应,只能呆立当场。
元修仿佛未见其震惊,反而越说越激动,声音充满压抑愤怒与强烈渴望:
“独孤信!朕是天子!但就算朕非天子,只是普通男人,谁又愿像狗一样,被人牵着鼻子走,任人摆布?!就像将军你!才华横溢,勇冠三军,难道就愿一直屈居人下,跟着别人反复叛变,看人脸色行事?!难道将军就不想真正施展抱负,建立不世功勋,光宗耀祖,让你独孤氏成为名门望族吗?!”
最后几句,如重锤狠狠砸在独孤信心坎!
他猛抬头,看着元修那双燃烧火焰的眼睛,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是啊!哪个男人不想建功立业?!哪个将领不想开疆拓土?!
谁愿一辈子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甚至背负叛逆骂名?!
他独孤信,难道甘心如此?!
不!绝不!
内心深处沉寂已久的野心抱负,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元修看着独孤信眼中燃起的火焰,知道时机已到。
上前一步,郑重按住独孤信肩膀,目光灼灼看着他,一字一句道:
“独孤信!朕现在虽处境艰难,但朕是大魏天子!朕向你保证!只要你忠于朕,忠于大魏!我们君臣一心,戮力同德!朕必给你一个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朕要的,不仅是诛杀权臣,更是要扫平宇内,重振我大魏雄风!再造一个朗朗乾坤!”
“陛下……”独孤信只觉眼眶发热,胸中激荡难平。
眼前这位年轻天子,不仅懂他,信他,更给了他一个从未敢想象的承诺与未来!
再无丝毫犹豫!
独孤信猛地挣脱元修的手,后退一步,对元修深深下拜,这一次,是发自肺腑的臣服与效忠:
“陛下知遇之恩,信…无以为报!臣独孤信,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凭陛下驱策,虽万死而不悔!”
看着独孤信激动不已、誓死效忠的模样,元修心中虽欣慰,却未完全沉浸。
深知此动荡时代,人心易变,誓言如风。
方才推心置腹,更多是建立情感连接,让独孤信感“被理解”、“被信任”。
要想真正将这位未来柱国大将军牢牢绑上自己战车,还需展现足以令他折服的见识与能力。
短暂沉默后,元修调整坐姿,将话题引向时局:“独孤将军,”语气恢复平静,却带不容置疑的权威,“朕想与将军探讨一下,高欢是如何打败尔朱氏的?毕竟尔朱氏兵力数倍于高欢,麾下多百战精锐,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独孤信略作思索,恭敬回答:
“回陛下,臣以为,尔朱氏之败,在于内部分裂。尔朱兆、天光、度律、仲远等人各怀鬼胎,拥兵自重,号令不一,难以协同。高欢虽兵少,却能上下齐心,故能以少胜多。”
“嗯,”元修点头,“将军所言,确是原因之一。诸将离心,指挥混乱,乃尔朱氏大败重因。但…并非根本。”
“并非根本?”独孤信微愣,抬头,“还请陛下明示。”
元修缓缓伸出两根手指,在空中比划,清晰有力吐出两字:“统战!”
“统…战?”独孤信首闻此词,眼中露出明显疑惑不解。
这两字组合,似蕴深意,却一时难以领会。他沉默着,等待皇帝进一步解释。
元修看着独孤信茫然表情,微笑道:
“所谓‘统战’,顾名思义,‘统一战线’。简言之,便是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尤其大战之前,内部‘统战’必须做好,凝聚人心,统一意志,方能一致对外。《孙子兵法》开篇即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察’,不仅察敌情,更要察我情!内部人心不齐,思想不一,纵有强兵猛将,也如一盘散沙,焉能不败?”
他顿了顿,续问:
“将军可知,当初高欢初至河北,根基未稳,如何迅速整合人心,做到‘河北之人为我所用’,从而对抗强大尔朱氏?”
独孤信回忆当年局势,答:
“臣以为,关键在于高欢得渤海高氏,即高乾、高敖曹兄弟等河北世家大族支持。有他们鼎力相助,高欢才得以在河北站稳。”
“此乃表象,非根本。”
元修摇头,眼神锐利,“高氏兄弟为何鼎力支持他?仅因同姓?或看重其才能?不!根本原因在于,高欢满足了河北世家大族的利益诉求!”
他加重“利益诉求”四字,继续分析:
“当时高欢手下,主要有两股势力可依。其一,便是以高氏兄弟为代表的河北世家。这些地头蛇,在尔朱荣掌权时,备受打压,利益受损。高欢一到信都,立刻做了一件事——斩杀尔朱荣心腹大将尔朱羽生。将军可知,此举用意何在?”
独孤信皱眉思索,感觉脑子有些跟不上皇帝思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元修未等他回答,直接揭晓答案:
“杀尔朱羽生,就是做给河北世家看的!一个明确信号:我高欢,与尔朱氏势不两立!我站在你们河北人这边!你们可毫无保留支持我了!更深层次原因:朝廷权力、官位、财富,皆被尔朱氏及其党羽把持。河北世家欲夺回失去利益,获更大发展空间,唯一途径便是扳倒尔朱氏!高欢给了他们机会,并率先表明态度!人呐,终究趋利。无足够利益驱动,谁会轻易押上身家性命去支持一个外来者?”
独孤信听着元修鞭辟入里的分析,只觉豁然开朗,连连点头,越发觉得此言有理。
元修端起案上酸浆,润了润喉咙,续道:
“除河北世家,高欢当时手中尚有另一重要力量,那便是尔朱荣平定六镇叛乱后收编、后又拨给他的那些六镇降兵,将军可还记得?”
“臣自然记得!”
独孤信立刻回答,“那批降兵,皆百战余生,骁勇善战,但也桀骜不驯,极难控制!尤其尔朱荣死后,对尔朱兆等人多有不服。”
“将军果然知情。”元修赞许道,“但将军可知,高欢是如何将这股连尔朱兆都头疼的骄兵悍将,彻底收为己用的?”
独孤信摇头,虚心请教:“臣愚钝,请陛下赐教。”
元修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光芒,既有对高欢手段的赞叹,亦有对其枭雄本性的警惕:
“这就要说到高欢此人的厉害之处了。当初尔朱荣死,尔朱兆继位,他将这批战力极强却难掌控的六镇降兵‘送’予当时驻守晋州的高欢。名为送,实则甩包袱兼监视。高欢带此人马至河北信都。但这些士兵人心思动,不甘屈居高欢之下,有自己的组织将领,且当时明面上,尔朱氏势力远胜刚刚起步的高欢。换做是你,你会死心塌地跟着一个前途未卜、实力弱小的新主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