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武则天称帝
徐敬业兵败之后,武承嗣建议武则天借机剪除诸王,这让诸王更是提心吊胆,想反抗却无能为力。韩王李元嘉之子李譔与越王李贞之子李冲交游广阔,政治敏感度较高,便以密语的形式四下串联相约举事,李唐皇室终于有所反应,由李譔与李冲牵头,伪造皇帝的书信,要求诸王派兵勤王。可是效果非常不理想,如纪王李慎就坚决拒绝起兵,因为实力太过悬殊。鲁王李灵夔之子李蔼承受不住压力,竟然出卖父亲和皇室宗亲,将他们将要起兵的计划全盘报告武则天,只求换得自己免死不诛。
相对于李唐皇室男性令人失望的表现,女人们则体现出令人欣赏的态度,唐高祖李渊之女常乐公主表现出了果断的决心。她的女儿赵氏嫁给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为嫡妃,却被武则天无故饿毙,双方早已结仇。接到越王的消息,常乐公主慨然道:“昔日隋文帝将篡周室,尉迟迥身为北周皇室的外甥,犹能举兵匡救社稷。功虽不成,威震海内,足为忠烈。现在诸王均为先帝之子,岂能不以社稷为心!面对如今李氏危若朝露的困境,不能舍生取义,尚待何时!就算是兵败身死,也无愧此生。”虽然知道力量不足以对抗武则天,可是公主果决的口吻,却分明流露出必死的凄凉。常乐公主的这番话,让李唐皇室的男性汗颜啊,这番话也充分地表现出当时女性强烈的参政意识和巨大的社会活动能力。这大概也是武则天能在唐代出现,而且只能在唐代出现的原因吧。
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说要还政于皇帝。李旦知道这是母后在试探于他,便数次上表推辞,请求母后继续临朝。武则天顺水推舟“接受”了李旦的请求,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
688年,武承嗣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的白石献给武则天,声称是在洛水中发现的。武则天大喜,将白石命名为“宝图”(后改称“天授圣图”),又加尊号为圣母神皇。李旦作为皇帝,不但无法阻止,还要随武则天亲临洛水,参加“拜洛受图”大典。
傅游艺本来只是一个从六品小官,但非常善于揣摩上级意图,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余人上表,劝武则天称帝。武则天严厉批评了傅游艺,并拒绝了这一要求,但又暗暗提拔他为给事中。
傅游艺欢欣鼓舞,过了没几天,组织了远近百姓、各族酋长、沙门、道士、王公大臣等六万多人再次集体上表劝进。李旦迫于形势,也上表请母后称帝,并求赐武姓。是年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太子李成器则降称皇孙。自此李旦成为武氏诸王以及酷吏的攻击目标,开始了艰难的皇嗣生涯。
而傅游艺则被一举提拔为宰相,在一年之中他的官服颜色变了青、绿、朱、紫四色,人称“四时仕宦”。
傅游艺官升得太快,有些膨胀。竟然梦到自己登上了皇帝听政的湛露殿。醒来之后,他将梦境告诉朋友,朋友马上向女皇告密。女皇立即逮捕傅游艺,并逼迫他自杀。
却说贞观二十二年时,武将李君羡求见唐太宗,恰巧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李君羡自报家门道:“在下乳名五娘子。”
唐太宗一听大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
听完皇帝的话大家都笑了,但是笑后唐太宗突然想起了那个“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预言,而李君羡乳名“五娘子”,莫非这则谶语指的就是他?而且李君羡官拜“武卫将军”、封号“五连县公”、籍贯“武安县”,全部有“武”字,唐太宗不由暗下杀心。
于是唐太宗借故革其禁军职,然后贬出长安,再之后派人严密盯住李君羡,在获知他与一个通晓佛法的道信和尚形影相随窃窃私语后,就鼓动御史弹劾他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然后将其诛杀,全部家产被查抄没收!
天授二年,他的家属向武则天诉冤,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有天命,下诏追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
武则天称帝后最担心的事就是李唐复辟,因此她非常警惕那些对李唐有好感的人,担心他们会谋反。
武则天的心理很明显,所以很多人看中这一点,通过打压李唐来讨好获女皇,更有甚者想取代女皇的亲生儿子,夺得太子之位,继承武则天的一统天下。这个人就是女皇的侄子武承嗣。武则天称帝,武承嗣在其中起到不少作用,因此武承嗣的权力很大,不仅是宰相,还被封为魏王,武承嗣一心想陷害李旦,谋夺储君之位。
为了除掉李旦,武承嗣看中了酷吏来俊臣,来俊臣也有投靠之意,两人携手合作,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血雨腥风。武承嗣先找洛阳人王庆之上书要求改立皇嗣,但岑长倩和格辅元两位宰相极力反对,于是来俊臣大兴冤狱,不仅处死了两位宰相,欧阳通等数十位朝臣也跟着丢了性命。好在铁腕宰相李昭德力挽狂澜,当众杖杀王庆之,力谏武则天罢免武承嗣的相位。
不久武承嗣又联络酷吏诬告刘行实。武承嗣上奏女皇,说民间有谶言,代武者刘,这和李世民在世的时候,有谶言说唐三代后,女主武氏有异曲同工之妙。武承嗣用这种没有根据的谶言想打动武则天,去打击自己的政治对手。
刘行实是先朝名将刘伯英的儿子,老刘家的发家史其实与武则天也有关系,可以说对武则天支持力度很大,当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攻陷了周边很多地方,这时候刘行实兄弟自发组织义兵,坚守孤城,扼制了叛军的势头,为武则天消灭叛军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武则天一直很器重刘家,执政期间重用了他们,而且刘家与武承嗣也没有矛盾,不要说谋反,就是反对武承嗣的心也没有,那为什么会遭遇这种诬告呢?
其实武承嗣找刘行实开刀,就是因为他们的姓氏。而天底下姓刘的人多如牛毛,难道因为刘氏可能取代武周,就要赶尽杀绝吗?当然不会,武承嗣诬告刘行实,其实是项公舞剑意在沛公。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而且还是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李旦的妻子,曾经当过皇后的刘氏。
武承嗣鼓吹谶言,给武则天造成心理压力,制造恐怖情绪,刘行实一家被诬告,仅仅是大阴谋的序曲,只要把代武者刘的谶言传播出去,早晚就会涉及到李旦妻子刘氏。而刘氏一旦获罪,李旦一家都逃不出武承嗣的魔掌。李旦如果不保,那武则天的帝位就只能传给侄儿了。
武承嗣不久就等到机会。当时武则天身边有一个宫女叫团儿,她一心想勾引皇嗣李旦,可李旦不敢招惹母亲身边的人,对此女的勾引装聋作哑,团儿被拒后怀恨报复,诬告太子妃刘氏、德妃窦氏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将刘妃、窦妃处死埋在宫中。李旦对于妃子的惨死不敢提及,在武则天面前若无其事。韦团儿还想加害李旦,结果遭到告发被处死。
长寿二年(693年),李旦又被人诬告谋反,武则天命酷吏来俊臣审理。来俊臣对东宫属官刑讯逼供,让他们“招出”李旦谋反的实情。这时候一个人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皇嗣,武则天感到惭愧万分。
这个人就是安金藏,他是唐代中亚的安国胡人,其父安菩归附唐朝,他就被当作人质留在唐朝,成为负责宫廷祭祀乐舞太常寺的乐工。武则天称帝后,李旦怕母亲疑心,所以一心研究音乐,对政事不感兴趣,于是安金藏等艺人便经常在李旦身边侍奉。李旦他们也不错,所以安金藏对李旦非常忠诚。当来俊臣刑讯逼供时,宫女太监们都吓得面无人色,只有安金藏毫不畏惧地说:"如果你们不相信我的话,我只有剖心来证明太子清白"说完即拔出佩刀刺入自己的腹中,顿时肠子流了一地。
这时所有的人都慌了手脚,早有人飞报武则天。武则天大惊之下命令来俊臣停止审讯,并且将安金藏接进宫来诊治,御医们小心地将安金藏的五脏纳入腹中,安金藏昏迷一夜之后,竟然慢慢地苏醒过来。
得知安金藏的性命已然无碍,武则天亲临现场探望。安金藏勉力支撑着病体,反复陈述皇嗣的无辜,语言和神态质朴而笨拙。一个外国人在大唐无权无势,也没有利害关系,可是关键时刻这个小人物却挺身而出,用生命来证明皇嗣的清白。
看着安金藏仍然苍白的脸,武则天感到惭愧万分,“李旦是我的儿子,可是我这个母亲有子而不能自知,连累得你受苦,这都是我的错啊。”这是武则天第一次承认自己的错误。李旦总算逃过一劫。
安金藏不顾性命挺身而出,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良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与李旦都喜欢音乐,两个人之间有共同的爱好,既是君臣,也是知音。后来武则天还朝政李唐,李唐皇族对安金藏感激万分,李旦封其为右骁卫将军,并立碑表彰他的忠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又赐爵安国公,荫及子孙。安金藏死里逃生全寿而终,也算是得到福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