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流民

乱了。

陆暮打听一番。

豪强武装,地方割据。

又逢天灾,重赋,徭役,流民滋生,匪寇成群,乡绅的土地利益收成都受到了牵连。

诸如赵春生的大儿,更是被打死!

另外。

这乡绅即便比不过豪强士绅,却也有佃农徒附能够养成私兵的。

仔细想想,能够让这么多乡绅无可奈何,并且组织人手,也无法剿匪。

这些由流民、被逼迫当徭役的依附民、落草为寇之后形成的势力,恐怕已经汇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洪流。

一如过往。

陆暮想出头是为了生存不被剥削。

现如今,他仍然是为了生存,但是,在这世道下,即便是他如今的地位也感到了不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人喊出此话,陆暮丝毫不怀疑,如此下去,终究要面对此局面。

土地兼并、流民产生、地方叛乱、豪强武装、镇压失效、旧朝崩溃……

这地方叛乱,也是成为豪强的时机,既然撞上了,陆暮多少有些想法。

“练功吧。”

他能做的,只是争取积攒力量。

一如当初隐田积攒那微不足道的几贯钱,能够为将来的生存做些什么。

诚然,这三十岁过后,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转眼。

又是半个月过去。

陆暮这些天里一日三练,春木桩、狼牙刀法的进度有条不紊。

总而言之,这老有所成是必定能成,时间到了便能够臻至圆满。

这点急也急不来。

除此之外,陆暮还要训练府兵。

算算时间,部下的府兵无论是刀盾、马弓、枪槊,都要练到炉火纯青。

然后等待时机剿匪立功、立威、成为曲长。

“咚咚咚!”

陆暮今朝还没起床呢,却传来敲门声。

“老陆,醒了没!”

“有人来了!”

“有人要来找你卖身呢!”

“开门吧!”

门外传来老张头沙哑苍老的声音。

“来了。”陆暮吱呀打开门,微微恍惚。

发现不知不觉这老张头,竟然已经老成了这般模样,已经佝偻驼背,头发苍白,牙齿门牙都掉了,说话漏风,眼神浑浊。

是啊,这古代七十古来稀,他和自己差不多年纪,能活到现在已经是长寿,回过神,陆暮惊讶的说着:

“你说有人来卖身?前些天遇到了一户流民,卖身依附安置下来了,今天又有流民来了?”

陆暮这半个月以来,有了田宅,即便有李家兜底给俸禄,又有折冲府的府兵俸禄,不需要种地也能衣食无忧,田地不种也白不种。

遇到有流民卖身当依附民佃户,也就收下了一户姓胡的。

一如当初。

陆暮也曾经被卖,因此对佃农挺好,倒不至于剥削,收五成粟米便是。

“是啊,你出门看看,就在那河边呢,一家子饿的皮包骨,甭说多可怜了。”老张头都摇着头,可怜起了别人。

即便当初他也是佃农,糠菜半年粮,但是终究饿不死,而流民无田可耕,可是会死的。

要不是如此,也不会有人放下尊严世代为佃。

陆暮惊讶的跟着老张头出门,看到自家老婆子也醒来了。

端出来了一碗家里的粟米粥,一下子就被分着喝完。

“噗通!噗通!噗通!”

见到是陆暮走了出来,老张头跟在身后,这一户流民都跪在了陆暮的面前。

“这位老爷!!”

“你行行好!”

“买了我们吧!”

“我们自己无路可走了呜呜……”

这把声音很虚弱,充满了无奈,辛酸。

“你快起来先。”陆暮见不了这般画面,走上前去,能够看清楚这一户有四人,一个老人,带着三个小孩,十二三岁,两个大男孩,一个小女孩。

他们都身穿破烂,蓬头污面,老人看起来,六十出头,没有老张头那般老,岁数也比不过陆暮,却瘦的仿佛一只手就能提起来,双脚没有穿鞋,都是淤泥,跪求着陆暮。

一阵恍惚。

陆暮甚至卖身为佃,在这永佃制的古代里,子孙后代都世代为佃。

将来想要出头,究竟有多难,陆暮再清楚不过。

看到这一户流民,尤其看着其中的小孩,陆暮想到了自己当初,心里不是滋味,口里问着:

“你们从哪里来的,附近许多乡绅地主,何不找他们,竟然走来到这里了?”

陆暮知道河对面那边,应该有赵家,陈府,这些乡绅。

“老爷,你有所不知,我们去过了,那赵家已然买不起佃户,别的乡绅也都被匪寇坏了收成。”老人一抬头,老脸憔悴,嘴上说着:

“这流民太多了,连年旱灾,甚至有乡绅被匪寇盯上,扬言要灭门,地都不要了,拿着钱财逃命去了。”

“我们从一个陈府的乡绅哪儿,听说了老爷你身居要职,是府兵旅帅,也有田地,才过来的。”

陆暮闻言。

长叹一口气。

忙让老人起来,问道:“说说吧,你们都叫什么,就住下吧,卖身钱我给你。”

终于,陆暮还是买下了这一户佃户。

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竟然姓鲁?!鲁和陆同音,这一带姓鲁的、姓陆的,都在他宗亲那边。

再问,果然是如此。

也得知了,陆暮宗亲那边陆氏的人,也有人当了流民。

忽然沉默了起来。

陆暮安置好了佃户之后,回到了宅子,脸上的沉默还没有消散,又恍惚了一下。

这李家赐的宅子同样的五进纵深,有正房、厢房、祠堂、账房、宴客厅、粮仓、私塾。

不禁想起曾经自己羡慕不已的赵家,现如今,自家的宅院不比赵家差。

也终究是因为在赵家当了数十年的佃农,听闻赵家连佃户都买不起。

即便不会和赵家再有交集,却还是有些感慨。

“流民滋生,匪寇壮大,立功,立威,此事急不来了,再观望观望吧。”

“不过,这附近这次的乡绅恐怕是等不起了,今日这户流民,竟然去过陈府,听到我有田地。”

“这些乡绅这么快,已然得知我住在这儿。”

“陈府,陈立身,这位老婆子的大哥恐怕又要找过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