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一路伴随着水波下的暗流涌动。
而逝者如斯夫,一物降一物,传媒业从没有停止更新换代的脚步。
随着智能手机的涌现和普及,手机移动端应用和自媒体风起云涌势不可挡,门户网站就像自己当年冲击纸媒一样也遭遇新生代的无情挑战,不断被碾压。
当年鼎盛时期,谁能料到锋报会有衰败的一天;曾经风光无限,谁能料到鲲网也会步锋报后尘,被后浪拍倒在沙滩上。
颜碧秋和简盛江,凌天宇和颜碧秋,表面之间的客气忍耐,在风平浪静时或许能勉力维持平衡;但新陈代谢内外交困之际,终将被内心日积月累的怒懑怨怼裹挟。
有一天,颜碧秋和简盛江大吵了一架,积怨和矛盾来了个大爆发。
颜碧秋组织策划了一个大型品牌活动,执意要简盛江安排网站头条推荐,简盛江历来强调内容为王、新闻可读性为上,不敢苟同为了功利目的而丢掉准则,双方各不相让,吵得脸红脖子粗。
之前也曾发生过一次头条之争,颜碧秋接到市里一位熟识的龚姓领导电话,希望鲲网把市里一次重要会议和重要领导讲话放到网站头条,简盛江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只正常安排在时政要闻区,理由是商业网站属于市场化媒体,更看重网民喜欢和流量影响,而不是领导喜欢和官方立场。
见简盛江敢于如此硬刚,颜碧秋作为传话者,只好不了了之。好在那位龚姓领导也算开明,没有介意被驳了面子,他表示理解官方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的定位区别、受众差异,鲲网既有自己的坚持也就不难为你们了。
而这次活动,颜碧秋觉得这是鲲网自己的品牌大事,加上她本人明里暗里承诺了大客户大金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再次碰了一鼻子灰的颜碧秋,见简盛江拒不配合,便用力说服董事会领导出面强压简盛江。简盛江忍气吞声地执行了董事会的指令,内心却有千万匹泥马在奔腾。
恰在这时,简盛江的研究生导师邓怀遇教授找到了他,还给他带来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还有一个再次影响简盛江命运走向的“贵重”人物。
原来,邓怀遇退休后在家闲不住,作为全国著名的新闻传播学教授,退休后仍有不小的影响力,经常受邀到各地参加传媒论坛发表演讲,当然主要还是讲传媒相关的老本行。在一次传媒盛典上,邓怀遇碰到了一位老朋友,国内著名互联网巨头捷风网络创始人郝丰磊。
郝丰磊谈起捷风网络正在谋划转型升级,传统业务日益被新兴业态挤压,曾经的辉煌和优势一去不复返,再不创新求变恐怕就来不及了。捷风网络急需一个全新爆款产品完成自我蜕变和华丽转身。郝丰磊恳请曹教授指点一二。
邓怀遇根据自己多年对传媒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结合西方传媒技术革命和新型格局的演绎,再加上捷风网络已有的资源积累和基因特征,一针见血地指出,短视频+直播秀将是下一个风口,也可能成为捷风网络的救命稻草。
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郝丰磊热血沸腾连声叫好。说干就干,郝丰磊决定集中资金资源砸向短视频领域。郝丰磊聘请邓怀遇为顾问,原本打算在捷风网络内部选拔一名首席执行官来操盘。
邓怀遇直言欠妥。曹说,这款新产品是革命性的风口产品,须得彻底脱胎换骨,务必要摆脱捷风网络原有的条框束缚和运行痕迹,从理念、逻辑、流程、模式、机制、手法、策略等方方面面均要做到彻彻底底的更新换代、横空出世。所以,建议领军人物从外部挖角,让新空气和新土壤结合,从而发生质的飞跃。
郝丰磊思考了一阵,觉得邓怀遇言之有理。此事很快在内部达成共识。眼下当务之急是找到合适的挂帅之人。举贤不避亲,简盛江,这个名字及其光鲜履历,由邓怀遇隆重推给了郝丰磊。
多年后,简盛江还能记得当时他和邓怀遇、郝丰磊的三人初会场景。郝、邓二人专程从晶都飞到了霈城,三人在一家火锅店里“煮酒论英雄”。
这一顿大餐,吃了好几个小时;这一番畅谈,郝丰磊和简盛江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加上邓怀遇的信任背书和力荐加持,向来豪爽大气、做事干脆利落的郝丰磊丝毫没有犹豫不决拖泥带水,而是当机立断,立马向简盛江抛出了明晃晃的大绣球。
那边是诱人前景,这边是怄人现状;对面是诚意满满,身旁是虎视眈眈。一边是既得和成熟度,一边是未来和不确定性。简盛江不由得陷入了思考。
第二次,郝丰磊直接带着股权协议飞到霈城。在丰厚年薪的基础上,捷风网络赠送新公司10%的原始股份给到简盛江,以作为合伙人激励,表示公司愿意与简盛江结成命运和利益共同体。
这份见面礼可算大手笔了,一旦发展壮大或未来上市成功,那可是一笔惊人的回报。在锋报和鲲网打拼这么多年,哪怕风光无限,哪怕位高权重,但没有一丁点股份,根本不是股东,始终是打工人身份,高级打工也是打工,说白了也只是大BOSS眼中的“高级马仔”而已。
更重要的是,郝丰磊向凌天宇承诺了舞台空间,新平台的日常运行由简盛江这位执行合伙人全权负责一手操盘,大股东负责战略出资和资源整合以及筹划融资、上市事宜。不止君子协定,郝丰磊为表诚意和诚信,愿跟简盛江签书面协议。
前沿弄潮,全国平台,股东身份,信任空间,种种这些对志存高远、满腹情怀的简盛江无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简盛江爱人鞠若婳,霈城大学文学院一位副教授,她对简盛江面临的抉择,二话不说就投了积极支持的赞成票。鞠若婳说,咱们家始终是你坚实的后方,你可以遵循自己的内心,放手去拼去冲锋,尽情去施展自己的更大抱负,不必有后顾之忧。
简盛江觉得自己可万万不敢跟诸葛亮媲美,决计受不起再让郝丰磊“三顾茅庐”。新东家,新平台,新起航,这一次的双向奔赴,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最让简盛江想不到的是,郝丰磊和捷风网络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出人意料的决定。
晶都,政治中心;蒲市,金融中心;乾州,科创之都;霈城,正在兴起的文旅之都。此时,晶都,蒲市,乾州,均已发展得完全熟透了,饱和度无以复加。
而眼下的霈城,网红新贵,机遇新宠,其潜力和前景备受追捧。既然要焕然一新,不如重磅出击。郝丰磊和捷风网络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毅然决定把新项目的总部设在霈城。
简盛江有自知之明,当然知道这可不是为了他的面子,照顾他的感受,他还远没有如此重要。他不得不佩服郝丰磊他们的眼光和魄力。与其在狭路间血拼,不如在阔地里驰骋。
晶都,好做官;蒲市,好融资;乾州,好创业;霈城,好玩耍。郝丰磊和简盛江,本来就是准备要干一款超级好玩超级火爆的现象级轻应用新产品。
全国性互联网项目总部落户霈城,这对霈城来说求之不得,必将奉为上宾以厚礼相待,往后的系列绿灯和红利,可想而知。新项目需要新土壤新气象,霈城需要新名片新利器。当瞌睡遇到枕头,好梦来临。
重磅消息扔向鲲网,听说简盛江要辞职了,鲲网上下立马躁动起来。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观望有人窜。
其中,表现最活跃的是鲲网市场品牌总监曹述凯。他连夜找到颜碧秋,表示自己希望进步,接替简盛江空出来的位置。
他向颜碧秋大表忠心,接任内容领导,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进步,也有利于颜碧秋对内容线的话语权,以后颜碧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来指挥安排,他绝对言听计从统统照办,保证她不会出现像以前那样总是掣肘于简盛江的憋屈遭遇。
曹述凯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他有很多计划和办法,可以通过各种运作利用内容平台持续“变现”,把之前广告代理商资格丢失的经济损失找补回来,再造一个“小金库”。
对简盛江的主动跳槽,颜碧秋内心一阵窃喜,可谓正中下怀。曹述凯的一番表达,更让她兴奋不已,那真是字字句句都抵拢到她心坎里了。
颜碧秋第二天一上班,就挨个向董事会领导们力荐曹述凯,当然肯定是大说特说列举曹述凯的优势,并强烈表达自己对他的支持。董事会考虑到短时间内从外部另寻人选似乎有点仓促,突然空降一个也未必是有利的局面,而且此前颜碧秋和简盛江的矛盾也早有耳闻,实在不想再看见鲲网管理层内耗“宫斗”。既然颜碧秋如此郑重其事,他们也就顺水推舟乐见其成了。
董事会的意见下来了,晋升曹述凯为副总编辑,并宣布为代理总编,考察期一年。显然,董事会也留了一手。既允了颜碧秋的提议,又留有余地。
在董事会领导心里,曹述凯当然没法跟简盛江相提并论。简盛江突然请辞,董事会做了挽留,毕竟学历、资历、能力、影响力、价值、贡献、品行、口碑等等都一一摆在那里。然而简盛江去意已决,董事会也只能接受现实。
但在曹述凯的任命安排上,没有让他一步到位,董事会可谓一箭三雕。一是需要实际考察他,让他既有动力也有压力;二是如果万一曹述凯不行,或者届时简盛江那边若有变动,可以多一个再选择的余地;三是也借此敲打敲打颜碧秋,让她明白自己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并非完全一言堂说了算,头上始终有道“紧箍咒”牢牢掌握在董事会。
简盛江的离职,曹述凯的上位,凌天宇感到很突然也很郁闷。一旦管理层的平衡被打破,他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简盛江在的时候,尚能三足鼎立,以后可能就是一边倒了。
同样郁闷的还有简盛江手下的“四大金刚”和“五朵金花”,即编辑部、采访部、视频部、互动部的四个部门负责人,新闻、娱乐、财经、视频、评论五个内容板块的当家责编。他们和她们一直被视为简盛江的“嫡系部队”,不知曹述凯分管后会如何待之。
“秒视一下,嘿好耍”。
“秒视一下,忒好耍”。
“秒视一下,贼好耍”。
“秒视一下,蛮好耍”。
“秒视一下,特好耍”。
“秒视一下,真好耍”。
“秒视一下,挺好耍”。
“秒视一下,顶好耍”。
“秒视一下,巨好耍”。
“秒视一下,极好耍”。
“秒视一下,老好耍。”
“秒视一下,好好耍”。
一夜之间,一觉醒来,全国各地铺天盖地的品牌广告,闪现在世人眼前。“秒视”一词频频刺激着受众的视觉神经和脑神经。
这就是简盛江挂帅,精选数百人团队,闭关磨炼大半年,重磅打造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秒视”APP。这是一款完全适配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主打一个会玩好耍碎片化。
一机在手,随时随地,随拍随看,随播随享。要说上一代互联网标志着人人都是自媒体,那么这款爆品就是把网民彻底带入人人都是主播都有个人直播间、个个都可以成为网红明星大V的时代。互联网圈喊了多年的用户生产内容,从最初的写博客、发帖子、码图文时代小打小闹开始,终于在“秒视”身上发扬光大,达到了爆发的巅峰。
因为,“秒视”天生最为适配。因为,简盛江早有此愿景。在鲲网中期,简盛江眼见移动互联网的来势汹汹,曾向董事会提出了“移动端再造一个鲲网”的平台计划,无奈当时鲲网太火太风光,谁也没在意这个东西。但这颗种子已经在简盛江心里萌芽。
言必行,行必果,郝丰磊给简盛江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供他攻城略地。原创奖励、流量补贴、分享有礼、带货分成,组合拳一套接一套。全生态开放、无缝隙链接的“秒视”,短短时间就征服了广大主播和粉丝,上线后不到一年时间,“秒视”就在全国范围内开通激活了上亿个账号,创下了互联网产品“获客吸粉”速度新纪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批又一批“秒视”主播因为内容做得有特色、运营得成功,凝聚了百万级千万级粉丝的大号比比皆是,其中有大量的主播赚得盆满钵满。“造富”神话不断在“秒视”平台上演。“秒视”一炮而红。
在经营政策上,简盛江带领着团队不走寻常路。“秒视”一改传统的广告营收模式,既不按广告位和曝光量付费,也不按点击效果或转化率付费,而是颠覆性地改为按商品销售额分成,即直接跟厂家商家结成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皆大欢喜。
此举深得厂家商家青睐,一分钱不投,丁点风险不担,仅仅是从各直播间赚来的增量收入里拿出一定比例反哺平台,何乐而不为。
简盛江虽然是做内容出身,但多年以来“苦经营窠臼久矣”,一直希望脱胎换骨。传统经营模式,无论怎么创新,都难免不尽人意,难免影响平台。而“秒视”之举,内容不仅仅是内容,广告不仅仅是广告,二者完美融合,浑然一体,均为受众的兴趣所在、消费者的目标所向。
对“秒视”而言,不花一分钱,不需一寸地,不产一件货,却“坐拥”全国不计其数的产品商品,可以源源不断从中分成获利,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财源滚滚来嘛。直播电商新模式,甲乙方一体化策略,助力“秒视”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秒视”上线前,简盛江向郝丰磊及新成立的霈城秒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出全新的经营方案,阐明卖位置卖流量按客户广告收费是有限的,而直接绑定厂家商家按销售额分成是无限的,舍小利而谋大局,放长线以钓大鱼。
简盛江本以为这个方案需要费劲说服,不料此举一出,董事们群情激动,竟然无一质疑而全票通过,足见大家对“秒视”对简盛江信心满满。
“秒视”从一炮而红到一枝独秀再到一骑绝尘。三年内,全国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网民成为了“秒视”的用户;全国起码有一半以上的产品商品成为了“秒视”的商户。五年内,“秒视”打入国际市场,海外用户突破一亿;跨境电商覆盖了五大洲。
当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待其他有识之士也投资进军短视频和直播电商这一赛道时,先知先觉、早到早得的“秒视”已经将竞品们甩开了老长老长的距离,起码领先二三名好几个马拉松,更不用说第二梯队那些“小弟”们。
五年后,终于如愿以偿,秒视科技成功上市,成为资本市场一颗耀眼的新星。上市当天,郝丰磊和简盛江联袂敲钟的那一刻,浓墨重彩地为一段传奇佳话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