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宫廷,暖煦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华丽的宫殿地面,金砖反射着柔和光芒,与殿内琳琅的金玉摆件交相辉映。沉香袅袅升腾,萦绕在雕梁画栋之间,让这巍峨宫殿更添几分如梦似幻的庄严与奢靡。
此时,兴庆宫的宴乐大殿内热闹非凡。唐玄宗慵懒地靠在铺着锦绣软垫的榻上,身旁杨贵妃一袭华美的牡丹纹蜀锦长裙,云鬓高耸,金步摇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轻轻晃动,流露出万种风情。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等杨氏姐妹围坐四周,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金杯玉盏中琼浆潋滟。
“陛下,今日可要与我们好好赌上一局,让姐妹们也见识见识您的好运气。”虢国夫人笑语嫣然,声音娇柔,她的眼神中却透着几分骄矜与得意,似乎整个皇宫都已在她的掌控之中。
唐玄宗哈哈大笑:“好!今日便让你们知道,朕的赌技可是出神入化。”他的笑声在殿内回荡,尽显帝王的豪迈与自信。
杨国忠满脸堆笑,弓着身子,小步快走来到唐玄宗面前,手中捧着精美的赌具。如今身为朝堂新贵的他,身着绯色官服,头戴乌纱帽,腰间的玉带熠熠生辉,可眼神中依旧藏着市井出身的精明与狡黠。
“陛下,这副骰子可是臣特意寻来的,材质温润,掷起来手感极佳,定能为陛下今日的赌局添几分运气。”杨国忠谄媚地说道,脸上的笑容如同绽开的花,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模样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与玄宗的亲近。
唐玄宗接过骰子,在手中掂量了几下,点头道:“嗯,不错。杨卿有心了。”
赌局开始,骰子在赌碗中翻滚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杨贵妃微微倾身,专注地看着赌局,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紧张,毕竟她也在意着玄宗的输赢。杨国忠则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骰子,时而为玄宗的好点数鼓掌叫好,时而又装作惋惜地摇头。
“陛下这手气,真是无人能及啊!”杨国忠不失时机地夸赞道,那夸张的语气仿佛玄宗不是在赌博,而是在施展什么惊天动地的绝技。
虢国夫人轻抿了一口酒,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看向杨国忠说道:“杨大人,你这奉承的本事倒是越发厉害了。”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却又隐隐透露出对杨国忠的某种认可。
杨国忠连忙赔笑道:“虢国夫人说笑了,臣不过是实话实说,陛下的英明神武,岂是我等能及的?”他的回答巧妙又不失恭敬,既拍了玄宗的马屁,又不得罪虢国夫人。
在赌局间隙,杨国忠还不时地为众人斟酒、递上点心,忙前忙后,一副殷勤模样。他深知,自己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杨氏一门,而讨好这些杨氏姐妹和玄宗,便是他巩固权势的关键。
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着清冷的光。杨贵妃坐在镜前,由宫女为她卸妆,她的脸上还带着些许赌局后的兴奋。
“今日陛下倒是玩得尽兴。”杨贵妃轻声说道,眼神透过铜镜,望向远方。
侍奉在旁的虢国夫人接口道:“那还不是多亏了杨国忠,他那副鞍前马后的样子,倒也讨陛下欢心。”
杨贵妃微微点头:“此人倒也算机灵,日后若是能为我杨家所用,倒也不失为一个助力。”她的声音轻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而此时的杨国忠,正独自一人在府邸的庭院中踱步。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的脸上没有了在宫中时的谄媚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沉思与算计。
“今日在宫中的表现,应该能让陛下和杨氏姐妹满意。”杨国忠低声自语,“不过,想要真正站稳脚跟,还远远不够。李林甫那老狐狸,还在朝堂上把持着大权……”想到李林甫,杨国忠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李林甫在朝中势力庞大,手段狠辣,是他迈向更高权势路上的最大阻碍。
杨国忠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取而代之,成为这朝堂上真正的掌权者。”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带着几分决绝和野心。
此后的日子里,杨国忠更加频繁地出入宫廷。每次入宫,他都会精心准备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或者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献给玄宗和杨氏姐妹。
有一次,他听闻杨贵妃喜爱牡丹,便不惜花费重金,从洛阳寻来了几株稀有的绿牡丹。当这些娇艳欲滴的牡丹被送到杨贵妃面前时,她惊喜不已。
“杨大人,你总是能知晓本宫的喜好,这份心思,倒是难得。”杨贵妃轻抚着牡丹花瓣,眼中满是笑意。
杨国忠连忙躬身行礼:“能博贵妃娘娘一笑,是臣的荣幸。”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似乎觉得自己又向权力的巅峰迈进了一步。
在宫廷的宴会上,杨国忠也总是想尽办法逗众人开心。他会讲一些市井间的趣事,模仿各种小人物的神态动作,引得众人捧腹大笑。唐玄宗看着他滑稽的表演,也忍不住开怀大笑,对他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杨卿,你这本事,不去街头卖艺真是可惜了。”唐玄宗笑着打趣道。
杨国忠陪着笑:“只要陛下高兴,臣做什么都愿意。”他的回答谦卑又带着讨好,让玄宗越发觉得他忠心耿耿。
随着杨国忠与杨氏姐妹和玄宗的关系日益亲近,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也逐渐稳固。一些官员看出了风向,纷纷开始向他靠拢,给他送礼、示好。杨国忠来者不拒,他深知这些人脉都是他日后争权夺利的资本。
然而,杨国忠的种种行径也引来了一些正直官员的不满。在朝堂上,有人开始暗中弹劾他,指责他不学无术、阿谀奉承、结党营私。但每次这些弹劾的奏章送到唐玄宗手中,都被他一笑置之。
“杨卿不过是性情中人,喜欢热闹,与众卿家交往密切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对朕忠心耿耿,朕信得过他。”唐玄宗的一句话,便将那些弹劾的声音压了下去。
杨国忠得知此事后,心中既得意又恼怒。得意的是玄宗对他的信任,恼怒的是那些敢于弹劾他的官员。他暗暗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想着日后找机会好好收拾他们。
一天,杨国忠在宫中与杨氏姐妹和玄宗闲聊时,话题不经意间转到了朝政上。
“陛下,如今朝中事务繁杂,李林甫大人虽兢兢业业,但毕竟年事已高,臣担心他太过操劳,影响龙体。”杨国忠看似关心地说道,实则在暗中试探玄宗对李林甫的态度。
唐玄宗微微皱眉,沉思片刻道:“李卿确实为朝廷尽心尽力,不过杨卿所言也不无道理。”
杨贵妃在一旁轻启朱唇:“陛下,杨国忠近来在朝堂上也多有建树,若是能多分担一些事务,想必能为陛下分忧。”
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杨国忠办事机灵,我们都看在眼里。”
唐玄宗看着众人,心中已有了盘算。他虽然信任李林甫,但也不想让他的权力过大,杨国忠或许是一个可以制衡李林甫的棋子。
“嗯,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唐玄宗说道。
杨国忠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在玄宗心中种下了种子。只要再稍加努力,取代李林甫的相位或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那以后,杨国忠更加卖力地在玄宗面前表现自己。他在朝堂上提出一些看似新颖的政策建议,虽然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成功地吸引了玄宗的注意力。
同时,他也加紧了在朝中结党营私的步伐。他拉拢了一批与李林甫不和的官员,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与李林甫的势力在朝堂上明争暗斗。
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杨国忠的野心愈发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仅仅成为玄宗宠臣,而是渴望站在权力的巅峰,掌控整个朝堂。而他与杨氏姐妹的紧密关系,以及玄宗对他的日益信任,让他觉得自己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