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曙光初现

第六章:曙光初现

艾丽成功优化干扰策略,暂时遏制住黑客通过备用信道发动的 DDoS攻击势头。与此同时,老张和小李那边也各自取得了关键进展。

老张紧盯着系统底层日志,眼睛布满血丝,但眼神依旧坚定。他深知,要找出权限变更的幕后黑手,这些底层日志是关键。

经过连续数小时对海量日志数据的细致排查,老张终于发现了一丝端倪。

在系统底层的安全审计日志中,有一组看似毫无关联的系统进程启动记录,时间恰好与账号权限变更的时刻相吻合。

老张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这些进程的行为进行模拟和回溯。

“找到了!”老张兴奋地一拍桌子,“这些进程是通过一个隐藏的后门程序启动的,这个后门程序巧妙地利用了系统内核的一个微小漏洞,从而实现对账号权限的篡改。

而且,我追踪到这个后门程序的指令来源,是一个隐藏在金融集团内部网络深处的恶意节点。”

林宇立刻凑过来,仔细查看老张的分析结果,说道:“干得漂亮,老张!我们必须尽快切断这个恶意节点与外界的联系,防止黑客进一步利用它进行破坏。

同时,想办法修复这个系统内核漏洞,避免类似的权限篡改事件再次发生。”

老张迅速行动,一方面编写程序阻断恶意节点的网络连接,另一方面与金融集团的技术团队紧密合作,指导他们修复系统内核漏洞。

在老张的努力下,恶意节点被成功隔离,系统内核漏洞也逐步得到修复,暂时消除了账号权限被非法变更的隐患。

小李这边,面对复杂的控制节点网状结构,陷入了苦思。他尝试从拓扑结构、数据交互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始终没有找到关键节点的线索。

就在他感到有些气馁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他意识到,之前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控制节点之间的直接联系上,却忽略了它们与金融集团系统内某些关键业务模块的间接关联。

小李立刻重新调整分析方向,将控制节点与金融集团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关联分析。

经过一番艰苦的梳理,他终于发现,有一个控制节点虽然在网状结构中并非处于核心位置,但它与金融集团的资金交易处理模块存在着紧密的间接联系。

一旦这个控制节点发出指令,就有可能对资金交易数据进行篡改。

“林哥,我觉得这个节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节点。它对金融集团的核心业务威胁极大,只要我们能搞定它,就能打乱黑客整个控制网络的布局。”小李向林宇汇报自己的发现。

林宇仔细研究了小李提供的分析报告,点头说道:“小李,你这个发现太重要了。

我们集中力量对这个关键节点展开攻击。不过,对方肯定对它设置了重重保护,我们要制定详细的攻击计划。”

于是,林宇、小李和老张三人聚在一起,开始商讨针对关键节点的攻击计划。

他们决定采用“虚实结合”的策略,先由老张利用网络欺骗技术,伪造一系列虚假的网络流量,制造出多个假的攻击方向,分散黑客对关键节点的防御注意力。

同时,小李和林宇则全力破解关键节点的防御机制,寻找漏洞进行突破。

在紧张的筹备之后,攻击行动正式开始。老张启动网络欺骗程序,瞬间,大量虚假流量涌入黑客的网络防御体系,成功引起了对方的警觉。

黑客们开始将部分防御力量分散到各个假的攻击方向上。

与此同时,林宇和小李争分夺秒地对关键节点进行攻击。他们运用各种先进的黑客技术和工具,不断尝试突破关键节点的防御。

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林宇终于找到了关键节点防御机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他利用这个漏洞,成功植入了一个特制的程序。

这个程序能够实时监控关键节点的指令传输,并在必要时进行阻断和篡改。

随着关键节点被成功控制,黑客的控制网络出现了明显的混乱。其他控制节点之间的通信变得异常紊乱,僵尸网络也失去了有效的指挥。

林宇团队终于在这场艰难的对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曙光初现。但他们知道,黑客不会轻易放弃,后续还会有更严峻的挑战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