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僭越
-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 Ktv的章鱼
- 2169字
- 2025-04-29 07:35:02
在王融琢磨着带领徐州部众征伐要僭越称帝的淮南袁术时。
袁术也有所行动,暗中派人写信给沛国的吕布,想要联合吕布作乱徐州,袁术好在登基之后发兵江淮,进取徐州。
但遗憾的是,吕布看完信件后,当场砍了送信人的头颅,连信带头去寻见陈宫,说明情况。
“袁术不值得信任。”
吕布如此说道。
近些时间,吕布及其麾下将士受到过徐州方面的不少恩惠。
包括粮草、军械、钱财等等。
虽然吕布清楚这是徐州人想借用吕布来抵挡曹操,但人家是真真切切地给了资源。
相比之下,袁术只在信件里做出允诺,并未落实。
所以吕布知道怎么选。
陈宫拂须点头,这一刻觉得吕布变化甚大。
“可遣人将此头颅和信件送往下邳,朝廷那边自有安排。”
当下,陈宫用一个木匣子装好了头颅和信件,派人送到了下邳。
下邳城中。
王融和陈登看着木匣里的头颅,取出信件浏览,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袁术说要赠吕布二十万斛米,但却并未落实。”
王融认为这是导致吕布杀死送信人、选择继续和徐州部众合作的原因之一。
吕布虽莽,但并不是没有头脑,他只选看得见、拿得到手的实际利益。
不接受空头支票。
“我军在淮河段的兵马已经部署完毕,只等时机到来,便可扬帆西进,发兵寿春。”
陈登解释道。
“届时,会稽郡那边的将士,也会越过长江北上,沿着滁州地界挺进寿春。”
“登派人联络过豫章的刘繇了,他会率众北上,响应我等,还有吴郡太守陈瑀。”
“至于号召四方诸侯讨逆的檄文,也已一一拟好,只等发出。”
这一次,徐州方面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九江、庐江等江北的扬州郡国必须要收复。”
九江、庐江是徐州大地用来往长江南部跃进的桥头堡之一,处在王融的谋划之中。
“耐心候着便是。”
......
袁术在寿春城中,久久没等到送信心腹回来。
最后一打听,才知道被吕布杀了,他勃然大怒。
“竖子焉敢如此?”
他连吕布也一并痛恨起来,但不管如何,事到如今,袁术绝对不会收手。
“朕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玉玺,如何当不得皇帝?”
于是袁术再次聚集麾下文官武将,商议登基称帝之事。
“当年高皇帝不过是泗水边上一亭长而终有天下,如今大汉历经四百余载,气数已尽。”
“袁氏四世三公,众望所归。”
袁术发话,说他要顺天应人,正位九五。
纪灵是第一个站出来同意的将领。
但阎象马上劝阻袁术:“主公,当年周室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以臣礼侍奉殷商。”
“主公家世虽贵,但不及周室,汉室倾颓,却未如殷纣之暴......”
阎象的话没能说完,就被袁术打断。
“袁出于陈,陈乃大禹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
“更有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
袁术表示他的表字为公路,正应其谶。
“朕有传国玉玺,若仍不称帝,是背离天道之举。”
“朕意已决,多言者斩。”
当天,袁术下令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宫阙,乘龙凤撵,祀南北郊。
又立冯方女为号,立子为东宫太子。
一时间,整个淮南地区都沸腾起来。
“袁逆狼子野心,竟敢僭越称帝?”
“朝廷尚在,陛下尚在,他胆敢如此?”
金尚、徐璆等人不愿意成为寿春伪廷的臣子,于是舍弃袁术,渡江而去。
孙策也当众宣布,与袁术断绝关系,更遣徐琨驱逐袁术所设的丹阳太守,又令孙辅屯兵历阳以挡袁术。
其中,吴景、孙贲纷纷摆脱袁术,加入孙策阵营里。
短时间内,孙策兵马数量剧增,成为了扬州地界内的一股大势力。
周瑜劝说孙策:“袁逆僭越,徐州朝廷必将号召四方诸侯征讨寿春。”
“趁此动荡时期,伯符何不发兵横扫长江南岸,借此为根基,图谋大事?”
他认为孙策只需要遣一名偏将到寿春去露露脸,响应号召就行,其余的主力趁机征伐扬州各地,奠定霸业之基。
“好。”
孙策听取了周瑜的建议,遣孙贲领兵,做好响应朝廷号召、北上寿春的准备,他则发兵江东,先图丹阳,征伐宗帅祖郎。
扬州烽火骤起,狼烟遍地。
江北,淮河。
徐州部众采取了主动的征伐模式,王融与刘备率军南下,水陆并进、骑船双行,陈兵于淮河两岸。
营寨连绵,旌旗蔽日。
中军大帐里。
张飞屡次请命,率军为先锋,直接冲往寿春,但并未得到同意。
刘备看向王融,说道:“我等此前与曹军、荆州军皆有矛盾,此次曹操、刘表未必会发兵相助。”
这是刘备心中的担忧。
虽然徐州部众以朝廷的名义,号召靠近江淮的四方诸侯攻打逆贼袁术。
但他们来与不来,还是一个问题。
唯有吕布遣张辽率军过来,配合朝廷南征。
“他们来还是不来,都影响不了结果。”
王融回应道。
袁氏的那些门生故吏围在袁术身边,是看在袁氏的份子上。
如今袁术都僭越称帝了,必将众叛亲离。
毕竟,大家舍弃了袁术,还可以继续借袁氏的平台,去找袁绍。
没有人会傻到给袁术陪葬。
“淮南局势,当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一举荡平!”
事实正如王融的推断,袁术的诸多爪牙都舍他而去。
哪里还需要曹军和荆州军相助,发檄文给他们,无非是走走流程。
徐州部众是最早发兵征伐袁术的势力。
他们没有等待曹军或者荆州军出手,就已经渡过了淮河,陈兵寿春北疆。
消息传回寿春时,袁术没有惊恐,他还沉浸在正位九五的喜悦之中。
“立刻遣纪灵、张勋率领步骑数万,分七路在寿春北部立寨,以御敌寇!”
片刻之后。
纪灵、张勋等将出了北门,率众立寨去了。
阎象来劝袁术,说道:“寿春北部地界尽是平地,毫无阻碍,分兵立寨,等同于给敌军逐个击破的机会。”
“倒不如在城外立一大寨,其余兵马守卫寿春,互为犄角,往来接应。”
“城中储粮充足,徐州兵马远道而来,消耗甚大,待其粮尽自会退去......”
他的话又再次被袁术打断了。
“此乃迂腐之言,让敌兵临城下,朕的脸面往哪搁?”
袁术兵分七路立寨拱卫寿春的决策,葬送了淮南军的最后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