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ónɡ

汉字小秘密

“从”字不只现在的字形像两个“人”字叠加在一起,它的甲骨文字形也像是把两个“人”字的甲骨文叠加在一起。甲骨文的“从”就像两个侧身站着的人,一个在前面走,另一个在后面跟着。从它的字形,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猜出“从”字的本义是跟随。

汉字故事馆

│投笔从戎│

东汉时期,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叫班超,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有自己的理想。班超在少年时代,读过许多历史方面的书籍,对出使西域立下汗马功劳的张骞、傅介子等历史人物非常赞赏。

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为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份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但是,日子久了,他就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烦闷,于是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张骞、傅介子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后来,班超成了一名军官,在与匈奴的战争中,他领兵不断取得胜利。后来,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他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保证了汉朝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为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汉字知识馆

“从”字有按照、跟随等意思,在“从善如流”这个成语中,它还有听从的意思,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这个成语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是《左传》中的一句话。讲的是春秋时期,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楚国攻伐郑国。晋国中军将栾书率军援助郑国。楚军不敢对敌,撤退而回。晋军准备趁机攻打蔡国。楚国派军队救援蔡国,在桑隧抵御晋军。晋军将领有十一人请战。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三人则说:“楚军已撤退,我们去攻蔡,就会激怒楚军,使我们这一仗不一定能打胜。并且,用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回去。”栾书认为:“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众人。三人的意见是对的。”便决定停止攻蔡,撤军回晋。

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晋国派栾书领兵攻打蔡国和楚国。晋军大获全胜。又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都抓来了。人们认为,晋军能再次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栾书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真可谓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