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难得不用写作业的周末
- 我一个文科生,要什么学霸系统啊
- 一只废橘喵
- 2345字
- 2025-04-09 00:03:06
“论文很不错!”
办公室里,姜荣正在“神游”呢,他的老师张敏学读完了他的论文终稿,开口说出了评语。
听着老师“很不错”的评价,姜荣一紧张,他并没有骄傲,而是开始警惕了起来。
张敏学是一个要求十分严格的老师,姜荣很少从老师这里听到如此直接的、肯定的夸赞。
所以姜荣警惕了起来,害怕这是老师在“阴阳”他。
聪明人总喜欢“阴阳”别人,有的时候分明是被“阴阳”了,还以为是在夸赞呢。
《基于姜荣因子的多因子模型实证研究》。
这篇论文姜荣已经完成很久了,在去了西京跟着姚厉轩教授进修了一段时间后,姜荣又重新完善了这篇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终稿后,他就来找张敏学老师了。
果然,姜荣的警惕没错,张敏学在说完那句“论文很不错!”后,接着来了一句:“看样子老姚那家伙没有藏私,把能教的都教给你了!”
也就是说张敏学老师那句“论文很不错”的评语,是给姚厉轩教授的,而不是给姜荣的。
姜荣很庆幸自己没飘,不然会显得自己很笨的。
“老师,这篇文章能发外文顶刊吗?”姜荣满怀期待地开口询问。
姜荣虽然已经发了很多文章了,而且还有挂着很多“通讯作者”。
但《AER》、《QJE》、《RES》、《JPE》和《Econometrica》,这“国际顶刊五剑客”,对姜荣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姜荣一直都想发一篇顶级的外文期刊,他觉得这样的逼格很高。
张敏学想了想,抬头看了姜荣一眼,他理解姜荣的心情,如果他是姜荣,他也想发外文顶刊,而且姜荣这篇论文也完全能发外文。
但这姜荣好像还没意识到,他这是在“另辟蹊径”,是在挑战人家的权威,他还想发外文?
这难度很大的。
现在别说姜荣发外文期刊了,就连很多挂着“通讯作者:姜荣”的外文投稿都开始被拒稿了。
张敏学开口道:“我不建议你发外文,因为社科领域的文章审稿周期很长,尤其是这些顶刊,半年内能完成审稿就算是效率高的了。”
“但你的项目又进展飞快,你这篇论文被压半年,就意味着项目相关的单位要等半年。”
“甚至可能等这篇论文完成审核时,它就已经落后了。”
张敏学继续开口道:“而且你这文章虽然很不错,但有很多理论是在反叛西方经济学的,你不会真的以为西方是言论自由的吧?”
听了老师的话,姜荣有点失落地瘪了瘪嘴,他最近的文章都是发在燕京大学主编的《经济学季刊》的,而且可以随时插队。
只要姜荣有文章了,都会第一时间发在最新一刊上,甚至杂志社连改都不敢改,就算是遇到错别字了,也要先找姜荣确认一下:这是错别字?还是他们没理解?
姜荣这种待遇已经很高了,但姜荣还是觉得国内的期刊没有外文期刊逼格高。
看出了少年人的失落,张敏学开口道:“要耐得住寂寞。”
接着,张敏学开口道:“这样吧,你这篇论文放在我这里,排版和校对我帮你做了。”
“周末给你放假,好好玩玩,下周一组会你可以不做报告!”
“真的吗?”听到这里,没出息的姜荣立马喜出望外!
姜荣虽然对“外文顶刊”很期待,但他有写一篇的能力,自然也有写第二篇的能力。
而且说不定他下一篇会写得更好呢!
所以姜荣对“周末放假”更感兴趣。
看着少年的喜乐,张敏学笑着点点头。
面对姜荣想要发外文顶刊的想法,张敏学是真的很理解的,谁都想出名,谁都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但张敏学要的不是一篇、十篇,甚至百篇的外文顶刊成果,因为就算是发了一万篇顶刊外文成果,那其实也是在帮忙完善外国体系。
而张敏学野心很大,他要的是姜荣的自立门户。
张敏学和国内其他有志之士,要的是一种更加符合国内外形势的、引领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东大经济学”。
而不是去帮别人“打工”、去对“西方经济学”修修补补。
姜荣想要发外文期刊、想要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可是他并不知道,如果张敏学的野心完成,那就是国外同行想要得到姜荣的认可了。
当然,张敏学对他自己的野心也没有什么把握,所以他也一直都没有敢给姜荣画饼。
......
姜荣得到了“下周周会不用做报告”的“小假期”,瞬间觉得一身轻松,他觉得学校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他分明只是一个本科生,可是每周周一,即使有课,他也要去张敏学老师那里参加组会。
而这每周雷打不动的“组会”,像是压在姜荣身上的一块石头一样,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整天不是忙着学习,就是忙着课题项目。
现在好了,下周组会不用做报告了,姜荣像是小学生因为学校爆炸得到了意外放假一样,很高兴的。
对大部分人来说,周五是一个满怀期待的日子。
但对姜荣和师兄师姐来说,“周五”是最苦难的一天,因为他们不但要发愁写《周小结》,还要准备周一组会的报告。
从小到大,姜荣一直都是学霸,从来就没人管他的学习: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只要有考试,姜荣都是满分。
姜妈和姜爸很有自知之明,尤其是姜妈,可从来都没有考过满分,所以,她可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在学习上管儿子。
同样,在学校里,姜荣也很让老师们放心,当姜荣考试出错了,老师第一反应是检查是不是题目出错了?
所以,从小到大,就从来没有人在学习上管过姜荣。
因此,当张敏学老师对姜荣管得很严后,姜荣自然有的时候也会很烦。
当姜荣刚开始被布置《周小结》和“组会报告”的时候,姜荣也很无语,《周小结》已经总结一个周的成果了,干嘛还要再做组会报告?
这不是妥妥的重复无用功吗?
为了反抗,有一次姜荣的《周小结》写得很长,不但把在经管、数学专业的周成绩写上了,而且还把自己一周啃的《资治通鉴》和几本小说都写上。
但让姜荣吃惊的是,老师把姜荣的《周小结》都认真看完了,给了姜荣一大堆批改意见。
然后那一整个周末,自食苦果的姜荣是带着哭腔,把老师的批改意见整理完了。
姜荣曾一度怀疑平常的《周小结》老师根本就不看,因为老师很少在《周小结》上给意见,他大多都是在组会上现场开炮的。
但姜荣那次长长的《周小结》太显眼了,一看就是要找事。
所以老师张敏学看完了,然后很认真地给出批改意见,就是为了教育一下姜荣。
姜荣虽然有着怀疑,但那一次就把他治服了,他一直都不敢再对《周小结》掉以轻心了。
所以,每个周五,姜荣过得都很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