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创业网络联结组合的研究进展

创业企业面临资源匮乏与合法性不足的劣势,往往要依靠网络来获取资源,而创业网络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创业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相较于成熟市场经济而言,转型经济背景下制度体系的发达程度不高,资源在社会中呈现不合理的配置格局,即正式制度体系内组织的社会地位更高,因而掌握更多的资源,而非正式制度体系内的组织,如创业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资源缺陷。同时,经济转型期的制度信任水平较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更高,使创业企业获取成长所需资源的难度增大。[1]因此,创业企业只能借助创业网络,从游离于正式制度体系之外的资源提供者手中获取资源,这意味着创业网络成为正式制度支持的一种替代。[2]

建立并治理外部网络是与创业企业成长相伴相随的共演化过程。这种外部网络是以创业企业为网络的核心,由此向外延伸拓展的自我中心式网络,被称为创业网络。已有关于创业网络的研究或侧重于以网络整体为分析单元,着重探讨网络整体的构成与结构特征,或以单一联结为分析单元,分析单一联结中所承载的网络资源、关系属性、知识共享等,鲜有对联结组合特征与内容的挖掘。但现实观察则显示,创业企业非常注重构建适宜自身生存与成长的联结组合,而不是着眼于通过单一链条的资源获取。对此,Ozcan 和Eisenhardt(2009)关于创业企业联结组合构建过程的研究对这一现象做出了很好的回应。他们在研究中指出,创业企业所建立的每一条联结都出于特定的战略目的,但是多条联结组合在一起会形成大于单一联结的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其背后所依据的联结组合内的交互关联性更有利于提升创业企业绩效。因此,所谓创业网络联结组合,是指创业企业同时与多主体建立的蕴含多条联结协同作用的集合体。

在关于创业网络的理论研究不断涌现的情境下,已有研究主要围绕网络结构、网络过程等问题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看似简单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首先,具有什么样构成内容的创业网络联结组合更有利于创业企业成长?早期的研究侧重于援引成熟企业网络的结构变量,大多从数量维度解读创业网络的构成[3],对于何种内容,如主体多样性、资源结构等如何影响创业网络联结组合的治理方式,以及如何影响联结组合的有效异变等问题研究不足。其次,如何对创业网络联结组合进行管理?大多数研究仍借鉴网络治理理论解释创业网络治理问题[4],对于关注科层还是市场治理,关注契约还是信任治理,没有深入探讨多联结协同的联结组合适应性治理机制问题。事实上,在创业网络情境下,契约与信任更多地表现为互补关系,从而形成有别于单一联结情境下适应联结组合的混合治理机制。最后,创业网络联结组合有效的异变过程是怎样的?已有围绕创业网络过程的研究侧重于时间维度下从衍生到成长、发展的周期过程,而没有关注创业网络过程的自发性与目的性,呈现行为驱动下创业网络从一个均衡状态至另一个均衡状态的异变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本章对创业网络的研究脉络与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创业网络由网络联结向联结组合研究的深化做出了文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