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出十八万两,出的多,赚的多

在方阳提到匪患的事宜后。

县令马邦德嘴上的怨气还是满满的,不停地嘀咕着:

“本地的土匪太没有礼貌了,想我为官一任,也算是尽职尽责,造福一方,他们居然在我的治下如此无法无天,简直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刁民。”

“马大人,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出城剿匪补救也不晚,稍微操作一下,说不定将功赎罪,还是个机会和功劳呢?”

方阳给出了建议和如此做的好处。

但县令马邦德听到方阳要剿匪,心里有些为难。

毕竟在这个古代世界的中原大一统王朝下,各地其实没有那么太平。

但为什么却在朝廷上表现的颇为太平?

就是因为各地县令、知府们,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考虑。

哪怕辖区内出了事情,也在拼命的捂盖子,装作无事发生。

很多时候经典相声中的那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其实也能化用在这里变成:说没事,就没事,有事也没事;真没事,说有事,没事也有事。

可要是主动剿匪,那就是自己掀自己的底裤了。

剿匪成功。

也不过是将功赎罪,无事发生。

运气不好被政敌逮到这个点猛攻,还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或是止步不前,或是后撤一步。

都是几年、十几年的生命被浪费了。

这可是古代,人能活多少年?

不过小几十年,或者大几十年而已。

可人又不是生下来就能当官的,当了官又花了多少年才走到县令这一步?

故而古代官员的职业生涯,真的是出不起事情。

而剿匪要是失败,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搞不好职业生命直接终结。

毕竟县令这官看着不大,实际上牵扯的利益却不小,多少人盯着眼馋呢。

所以县令马邦德,其实下意识的就要拒绝这种剿匪提议。

但如今提出剿匪这种事情的,是方阳这种县城地头蛇、婆罗门。

且还饱受土匪的骚扰。

县令马邦德知道他一个流水般的流官,也就是场面上最大,实际上影响力一般,不能直接拒绝。

所以县令马邦德听了方阳的建议,迅速的抓住了重点,找了个理由,担忧的解释道:

“可是出城剿匪必然花费不菲啊!

但如今县衙的财政情况,非常不容乐观,恐怕难以实行。”

方阳抬手抱拳义正言辞的领衔道:“在下愿意号召县城内的大户和百姓们,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自身更是愿意做一个表率,既出钱还出人更出力。”

“阳员外真是心系本县的热心人物,但——”

县令马邦德听到能赚钱,态度一变、语气一转,停顿了一下,给自己的那个豁牙、癞脸的汤师爷一个眼神,就从茶桌旁端起一杯茶,吹起了茶沫子。

而长成豁牙、癞脸的师爷,也没有辜负自己这个造型和长相,凑到方阳跟前就直接的说道:“不知道阳员外能出多少钱、多少人和多少力呢?”

“钱嘛,我打算出十八万两。”

方阳先回答了县令马邦德最关心的问题。

县令马邦德和汤师爷都被这个数字给吓了一跳。

尤其是县令马邦德都被茶水烫嘴了,可他都顾不上嘴里的疼痛,连连给汤师爷使眼色。

汤师爷见状也是快速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确认的问道:“这么多?”

“出的多,才赚的多嘛!”

方阳学着【让子弹飞】中黄老爷的语气说道,“我们出多少,他们就得出多少。他们出多少,我们就赚多少,汤师爷明白吗?”

“明白明白、当然明白!”

确认了方阳真的打算出这么多钱后,汤师爷都有些控制不住的激动了,连连点头后还说道:“事成之后,您的钱如数奉还,其他人的钱,我们三七分账。

当然了。

按照规矩,您是七,我们三。”

“我还会出人和制定整个剿匪计划。”

方阳继续回答汤师爷之前连续问的三个问题中的后两个。

汤师爷见状以为方阳是对分润比例不满意,看了一眼县令马邦德,发现其没有什么反对的态度,只是微微眨了一下眼。

汤师爷就明白其想法,顺势低头哈腰的道:“八成,不能再多了。”

“那就这么定了!”方阳确定道。

“定了。”

刚刚坐到一边喝茶的县令马邦德此时又站了出来,激动的拍板说道。

没办法。

方阳掏出来十八万两,县城内其他大户起码也得掏十八万两,还有百姓们的十八万两。

那么再抛开方阳的十八万两白银,还有三十六万两能够分。

哪怕他只能分到两成,也是七万二千两白银。

是他为官这些年来,都还没有积累到的财富。

可现在却摆在了他的面前,只需要他点头同意这份掀开自己治下混乱的遮羞布,就能拿到。

到时候虽然对他的前程有些不利。

可他当县令,是为了什么?

关心自己的前程,又是为了什么?

两个问题有着共同的答案——千里为官只为财啊!

而且只要有了钱,在这个古代世界,黯淡的前程也是可以被挽救的嘛!

毕竟他的上头,情况跟他一样,也是求财啊!

一番上下打点,搞不好前途会更光明、宽阔,走得更坦然。

……

榆阳府城,沈家。

方阳带来了象征吉祥的礼物——大雁,前来走成婚的三书六礼第一步——纳采,也叫做提亲。

当然了。

这就是走个流程,不会被拒绝,毕竟双方在书信中都约定了良辰吉日。

所以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

甚至于沈维这个方阳未来的泰山大人,还特别通情达理的让方阳跟苏岚见面。

“所以,你跟董儒的计划要收尾了?”

后花园的亭台中,苏岚听着方阳叙述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和将要做的行动,如此的问道。

“董儒那边人手训练的差不多了,马上就要出发边关入军伍搏一个前程,时间拖不了了。

而且你我年中的时候成婚,也需要一些时间准备,没功夫再弄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也是之前计划好的。”

方阳如实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