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还礼

叮铃铃,叮铃铃。

随着闹铃的声音响起,陈近文也从梦中醒来。

在温暖的被窝里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后,他又给自己鼓了一下劲儿,然后就快速的起床了。

这也是他最近每天起床时,都会干的事儿,不然他也挺怕自己哪天实在坚持不下去,就懈怠了。

一番简单的洗漱过后,陈近文拿着两个二合面窝头,再次从后院围墙溜了出去。

乘车,砸坑,抓鱼,依旧是这么朴实无华的大半天过去。

他也在路边再次等来了周明峰,然后就是常规的粮鱼交易。

“周哥,你这边能换点肉给我吗?眼瞅着要过年了,我们家还没买到肉呢。

我也不要多了,只要个一两斤,够我们过年吃就行了,价格可以随你开。”

就在周明峰称鱼的时候,陈近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了起来。

“小陈,不是我不想换给你,就我们厂计划内那点肉都不够给工人发年节礼的,不然我也不用每天来找你换鱼了。”

周明峰苦笑道。

虽然他们纺织厂有几千工人,国家也划拨了一定的猪肉,说起来是有两三百斤。

但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一两不到,哪里还能有多的换给陈近文呢。

“一两斤都凑不出来?不会吧?”

陈近文不太相信。

这么大的厂,怎么可能拿不出这点肉呢。

“是真的,小陈,你不知道,自国家从今年(六零年,农历说法)偿还毛子的债务开始,国内的粮食,肉啊,油啊,纺织品等都被拿去抵债了。

所以分配到我们厂的肉少得可怜,而且还被厂里方方面面的领导盯着呢。

就跟你换鱼的这点粮食,还是我们领导多方跑动协调之后,才挤出来的。”

周明峰耐心的解释道。

他这么一说,陈近文倒是从记忆中模糊的想起。

前世的时候,国家确实是从六零年开始偿还毛子那些债务的,好像还持续了好几年之久。

而他现在所身处的世界,本就是基于他前世的某个时期所拍摄的电视,所以肯定也会有还债这一历史进程了。

而且他还想起,这个事情,他也曾在书店的旧报纸上看到过一眼,只是他当时没有在意而已。

现在前后联系一想,他总算是能理解周明峰所说的‘换不了’的意思了。

虽然换不了肉,陈近文有些小失望,但他却从这个事情上,想到了更多。

那就是,即便是灾情还有一年就结束了,接下来的几年,日子估计也不会比现在好过多少。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紧迫了起来,脑子里也琢磨着怎么改变这种状况。

想让他去适应这种艰难的生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怎么办呢?

看着手里的粮食,陈近文脑子一转,就立马有了个想法。

此时既然能从纺织厂这边换到粮食,那他可就得多换点存着了。

而且他还决定,只要纺织厂这边没有变动,那他就会一直用鱼跟他们换粮食。

反正粮食他又不会嫌多,而且都放在空间里,又不会过期或者变质,更不会被人人发现。

有了应对办法之后,陈近文稍微轻松了一点,又看着周明峰麻利的称鱼。

称量结束后,二人各自记下差额数字,然后就准备分开。

“对了,周哥,你能帮我搞两张铁锅票吗?我家里的锅坏了,想换口锅呢。”

临走前,陈近文突然问道。

他想起家里那口烂了个小窟窿的铁锅,想着也该换一下了。

“嗯,这倒是没问题,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不过你为啥要两张啊?”

只要不是涉及到肉和棉花等紧缺物资,周明峰倒是觉得没啥问题,可以试着帮个忙。

“额,我家有个小土灶,还有个火炉子,所以得要两口锅。”

陈近文急中生智,解释了一下。

不过他内心的打算却是,放一口锅在空间里。

这样以后在野外活动时,他也就能自由煮点吃的,而不用一直吃带的窝头,或者烤鱼啥的。

“嗯,行吧,我尽量找一下。”

周明峰刚才也只是随口一问,倒不是有啥怀疑的地方。

他从陈近文抓鱼的能力可以看出,置办两口铁锅,对这小陈家里来说,完全不是个事儿。

“对了,周哥,还有个情况,我明天要早起去买肉,没法来抓鱼了,咱们的交易先歇一天吧。”

陈近文在他这里换不到肉,又想起了明天的安排,便提前跟他说一声,也免得他再来这边等。

“呃,行吧,那咱们后天见。”

周明峰虽然有点小遗憾,但谁让他拿不出来肉呢,不过耽搁一天,问题倒是不太大。

两人分开后,陈近文又搭车去往了另外的地方,再次开始了卖鱼的行动。

不过他现在尤其的谨慎,时刻警惕着,以免再次被街道上的工作人员给堵住了。

顺利的卖了几波鱼之后,陈近文才往四合院而去。

快到四合院所在胡同的时候,他便停下脚步,在路边等了起来。

他得把鱼给王家人才行。

虽然现在有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理由,但他还是想尽量避免在院里送鱼。

反正是能低调就尽量低调一点吧。

等了好一会儿,直到下班的人陆续回来了,他才看见了王家的人。

“王叔,这儿呢。”

王大河,也就是王大妈老伴听见陈近文的喊声,回头一看,脸上顿时就有了期待的神色。

他跟一起走的人招呼了一声,便走了过来。

“小陈,你在这儿是……”

“王叔,昨天王大妈送了我们家粮食,我也送你们一条鱼,当做回礼了,给。”

陈近文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条五斤多重的鱼,递了过去。

虽然此时没有其他人在,但他还是说出了还礼的话。

“呵呵呵,好好啊,那王叔也谢谢你了小陈。”

王大河掂量了一下鱼,觉得够秤,便喜笑颜开的说道。

“好了,王叔,我先回去了。”

陈近文说完,便跑向了四合院,也没再管后面乐呵呵拿着鱼的王大河。

王大河看着陈近文跑远的样子,在高兴的同时,也有些感叹。

这孩子才十多岁,居然就能准确把握自家的意思,很是不简单呐。

不过他也就随意感叹了一下,随后就赶紧拎着鱼往四合院走。

现在过年的主菜有了,他得赶紧拿回去存放起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