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变故陡生
- 大明:开局被抄家,我成了新太祖
- 这个武松不打虎
- 2182字
- 2025-04-15 10:10:20
郑青青上前搀扶住快要倒下的沈秀。
“沈秀在这里。”郑青青说道。
能让郑铋昌这么着急找沈秀,说明是真的出现大问题,郑青青自然不敢耽搁。
只见那婢女冲着郑青青行了一礼之后,赶忙搀扶着沈秀前往中堂。
而郑铋昌之所以这么着急来找沈秀,是因为郑三刀等人失联了。
从梅观逃出去的那名黑衣人在回到岸边之后,就迅速整齐人马将整个梅观给围的死死的。
当他们再次回到梅观时,发现这里已经空无一人。
地道下方机关重重,陈五生等人从梅堂的口中得知有一批人先他们下去之后,决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梅堂由于身份特殊,陈五生也无法限制他的自由。
只是远远的目送梅堂离开。
但让陈五生惊叹的是,梅堂超乎常人理解的实力。
就在梅堂走到岸边之后,发现并无船家渡船。
幸运的是,他在岸边发现了船家的撑杆,将撑杆往水中一横,他直接跳了上去,身形稳稳落在撑杆之上。
没过多久,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了众人眼中。
梅堂施展的是传说中的一苇渡江!
在陈五生等人四散躲在暗处之时,郑铋昌的人在这时将整个梅观围死。
由于双方是从不同方向登上的梅峰观岛,正好错开,谁也没见到对方的身影。
在进入梅观之后,郑铋昌的人只在梅观之中发现了打斗痕迹。
但在找遍整个梅观之后,他们仍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郑三刀等人的踪迹,
意识到事情已经脱离预期,郑三刀的副手赶忙派人回来禀报郑铋昌。
此刻的郑铋昌在不停的踱步。
在看到被几人搀扶进来的沈秀之时,郑铋昌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起来。
“沈秀!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吃酒吃得烂醉如泥!”
哪怕郑铋昌的养气功夫再好,此时也不禁对沈秀破口大骂。
沈秀真的喝酒喝到不省人事?
其实不然,沈秀自知郑三刀此行前去必定会受到挫折。
他不愿意成为出头鸟,自然是要喝醉。
“叔父……郑府的酒……太烈。”沈秀嘿嘿一笑,“忍不住贪杯,叔父有何事相召只管开口便是。”
郑铋昌气不打一处来,将手中的茶杯朝着沈秀的脑门上狠狠一砸,怒吼道:“带这个酒鬼下去醒酒!”
梅观是沈一石修建的,里面的各种机关自然只有沈家人清楚。
可沈秀目前这个状态,若是让他前往梅峰观岛,事情必然办砸。
茶杯被沈秀的额头碰碎,温热的液体滑落,沈秀还以为是茶水,看向手心才知道是流血了。
沈秀暗道一句,砸的好。
只见他浑身酒气,面上还有血痂,宛若一个疯子。
吃了郑铋昌这一记打,沈秀推断出梅峰观岛上的形势不容乐观,否则以郑铋昌的养气功夫,就算再怎么气急,也不至于出手伤人。
沈秀一直在给戚继光拖时间。
若是让郑铋昌这般轻易就将沈家地契收入囊中,加上徽商以及其他一些商会的财产,整个浙江很快就会被郑铋昌给拿下。
沈秀可不想真的变成反贼,或者说此时造反与自杀无异。
嘉靖虽然十几年没有上过朝,可是此时大明仍有兵马数十万,虽不是兵强马壮,但碾死一个郑铋昌绰绰有余。
而郑铋昌手中的底牌早就被沈秀摸清,他的手底下只有一百二十众铁骑。
若是仅凭这些自然是不足以让郑铋昌有造反的实力。
郑铋昌通倭了。
这是沈秀综合整个台州战场得出的结论。
台州围剿的倭寇和沈秀印象之中的数量对不上,只有四千多人。
沈秀清楚的记得戚继光是以四千人胜的三万人,而此刻却只有区区四千。
剩下的这些人到哪里去了显而易见,恐怕现在的杭州城周边已经被倭寇包围。
明军之所以能大胜倭寇,除了戚继光出色的军事天赋之外,还有就是明军的军械远超倭寇。
而杭州城内的军械就能武装起这支几万人的队伍。
到时再加上沈家的财富,郑铋昌打出清君侧的名义还真有可能做出一番事业。
这不是沈秀想要的。
郑铋昌、沈一石和杨金水三人必须死。
在他们决定毁堤淹田的那一刻,这三人就已经是沈秀给自己准备的政治资本。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朱元璋提出的九字方针,也是沈秀在这个世界立足的准则。
只要戚继光反应够快,领兵前来杭州,那到时整个浙江就真正的乱套了。
到那时大家都穿着明军的官服,用着明军的器械,谁才是真正的叛贼?
百姓们根本分不清。
戌时一刻,沈秀终于醒酒。
当他再次睁眼时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梅峰观岛。
久久不见郑三刀的消息,郑铋昌索性让众人抬着沈秀去梅观。
沈秀嘴里呢喃道:“水……给我水。”
听见沈秀的喊声,一旁伺候的郑家家奴赶忙道:“哎呦祖宗哎,你是真能睡啊。”
沈秀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来。
家奴以为沈秀有什么要叮嘱的,凑耳到沈秀的身边。
“水……”
在听见沈秀只是口渴之后,他的脸顿时一垮。
他招呼旁边的人将水袋拿了出来,递到沈秀的手中。
将水袋中的水一饮而尽之后,沈秀看向旁边的郑家家奴,问道:“这是去哪?”
“前面马上就到梅峰观岛了,老爷让您将地契带回来。”见沈秀终于恢复精神,家奴赶忙将郑铋昌的命令复述给沈秀。
沈秀面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本来想多拖延一些时日的,没想到郑铋昌已经等不及了。
郑铋昌这一打岔,直接将沈秀后面的安排绞了个稀碎。
况且郑三刀这么久了还没回到郑府,明显遇到的麻烦不小。
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让沈秀不禁产生了一丝恐惧。
按照沈秀的设想,他最多就是被郑铋昌软禁到起兵之前。
慢慢的,一行人就来到了梅观。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看着整个梅观戒严的架势,恐怕郑三刀等人已经凶多吉少。
沈秀道:“黄蛮儿。”
“沈公子吩咐。”黄蛮儿擦拭着手中的银白色长枪,冷峻回道。
黄蛮儿是郑家家奴,但在郑家的地位并不低。
在场的黑衣人都归黄蛮儿指挥。
“叔父只是要我带回沈家地契是吗?”沈秀问道。
沈秀看似问的是沈家地契,实则问的是要不要搭救郑三刀等人。
“是的,老爷只让你带回沈家地契就行。”
听见黄蛮儿的回答,沈秀满意的点头。
“那个逃出来的家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