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危机再临

苏逸率部取得对匈奴的首胜后,边关的紧张局势并未得到彻底缓解。他深知,匈奴单于绝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必然会寻找机会卷土重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逸如同拧紧的发条,丝毫不敢松懈。他每日天不亮便起身,穿梭于军营各处,监督士兵们训练,与工匠们一同改良兵器,同时还仔细研究匈奴的战术和生活习性,试图从中找出克敌制胜的关键。

而在京城,王寻得知苏逸在边关大获全胜,心中又嫉又恨。他本以为勾结匈奴便能将苏逸置于死地,没想到苏逸不仅识破了匈奴的突袭,还反败为胜。王寻明白,自己若再不采取行动,一旦苏逸立下更多战功,回到京城,自己必将彻底失势。于是,他再次与幕僚们商议,打算从内部瓦解苏逸在边关的势力。

王寻的一名幕僚献策道:“大人,苏逸在边关依靠的无非是那些工匠和将士。我们可设法离间他与将士们的关系,散布谣言说苏逸独揽战功,对将士们的赏赐不公。同时,再买通几个工匠,让他们在兵器制作上动手脚,到时候苏逸在战场上便会陷入困境。”王寻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称是,随即着手安排人手去实施这一毒计。

边关军营内,苏逸正在营帐中与赵猛等将领商讨下一步的防御计划。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营帐,神色慌张地报告:“苏公子,不好了!近日军营中传出一些流言蜚语,说您将战功都揽在自己身上,对将士们的赏赐不公平,不少将士听后都心生不满。”苏逸闻言,眉头紧锁,他知道这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赵猛也气愤地说道:“苏公子,您为了我们边关将士,日夜操劳,这些流言纯属无稽之谈!末将这就去将那些造谣之人揪出来。”

苏逸摆了摆手,冷静地说道:“赵将军,先别急。此事背后定有主谋,贸然行动可能会打草惊蛇。我们先暗中调查,看看是哪些人在传播这些流言。”随后,苏逸又吩咐士兵密切关注军营中的动向,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即上报。

与此同时,兵器铺那边也出现了问题。苏逸发现,新打造的一批兵器中,有部分质量明显下降,一些关键部位的连接不够牢固。他找到负责打造兵器的工匠,询问情况。工匠们却都一脸茫然,坚称自己是按照标准制作的。苏逸心中疑惑,他仔细检查了制作兵器的材料和工具,发现有一些材料被人偷偷更换,工具也被做了手脚。苏逸意识到,这是有人蓄意破坏,目的就是要让他在战场上失利。

就在苏逸全力调查这些事情时,匈奴那边又有了新的动静。探子来报,匈奴单于正在集结大量兵力,似乎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苏逸明白,此时内部的混乱和外部的威胁交织在一起,局势变得异常严峻。他必须尽快解决内部问题,才能集中精力应对匈奴的进攻。

苏逸决定先稳定军心。他召集全体将士,在军营前的校场上发表讲话:“将士们!近日军营中流传着一些不实的流言,说我苏逸独揽战功,对大家赏赐不公。我苏逸在此发誓,每一位为新朝立下战功的将士,都应得到应有的奖赏,我绝不会有丝毫偏袒。这些流言,是敌人企图从内部瓦解我们,大家切不可上当。如今匈奴即将再次来犯,我们唯有团结一心,才能保卫边关,守护我们的家园!”苏逸的一番话,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将士们听后,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苏逸的指挥,共同抗击匈奴。

稳住军心后,苏逸开始全力追查破坏兵器和散布流言的幕后黑手。在阿福和一些亲信家丁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线索。原来,有几个陌生面孔的人最近频繁出入军营和兵器铺,与一些心怀不满的士兵和工匠接触。苏逸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最终锁定了幕后主谋正是王寻派来的人。

苏逸拿到证据后,立即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将王寻的所作所为告知王莽。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军营和兵器铺的戒备,防止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然而,匈奴的进攻已经迫在眉睫。苏逸和将士们来不及等待京城的回复,便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之中。他们加固防御工事,准备好充足的兵器和粮草,严阵以待。

这一天,匈奴的大军如乌云般压境。匈奴单于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手持长刀,站在阵前,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他对着身后的匈奴骑兵大声喊道:“勇士们!上次我们败在了苏逸那小子手里,这次我们定要将他碎尸万段,夺回我们的荣耀!冲啊!”随着匈奴单于的一声令下,匈奴骑兵如潮水般冲向边关军营。

苏逸站在城墙上,望着汹涌而来的匈奴骑兵,神色凝重。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毫不畏惧。他拿起号角,用力吹响,发出了战斗的信号。一时间,军营中鼓声雷动,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冲向战场。

战斗打响,喊杀声震天。匈奴骑兵凭借着强大的冲击力,试图冲破边关的防线。苏逸指挥着士兵们用连弩、弓箭和投石机进行反击,一时间,箭雨纷飞,巨石滚滚,匈奴骑兵纷纷倒下。但匈奴单于并不气馁,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向苏逸所在的方向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苏逸见状,手持长剑,带领一队士兵冲下城墙,与匈奴骑兵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刘瑶也紧紧跟随在苏逸身边,双刀挥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土地,双方都伤亡惨重,但谁也没有退缩。

苏逸一边战斗,一边观察着战场形势。他发现匈奴骑兵虽然人数众多,但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下,进攻的势头逐渐减弱。于是,他决定抓住时机,发动反击。他让赵猛带领一部分士兵从侧翼包抄匈奴,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正面迎击。

在苏逸的指挥下,边关将士们士气大振,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匈奴骑兵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出现混乱。匈奴单于见势不妙,试图撤退,但已经来不及了。苏逸率领士兵们紧紧追击,将匈奴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此役,苏逸再次率领边关将士取得了胜利,成功击退了匈奴的大规模进攻。然而,他知道,这场战斗只是暂时的胜利,未来的挑战还很多。他必须继续坚守边关,等待京城的消息,同时,也要时刻警惕敌人的阴谋诡计,守护好新朝的这片边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