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基础原理

“养活一万正规军,一年需要多少钱?”朱慈炯问沐天波。

沐天波想了想,说道:“我养这一千五百士兵,一年花费大概在四万两。如果是一万步卒,且武备齐全……一年大概要三十万两!这是最低要求了。”

“如果是一万精锐呢?”朱慈炯又问。

“那至少要翻倍!”

“一年六十万两。……真烧钱啊!”朱慈炯咋舌。

他知道,这还只是养普通步卒的价钱,如果养火枪兵,甚至骑兵,那价格可就不止翻一倍了。

朱慈炯突然就有些同情崇祯,养一万士兵尚且如此耗钱,养整个大明的军队所需的银子又是怎样的天文数字?

就这样,军饷还要经过上下军官的层层盘剥。而活不下去的明军士兵只能选择逃亡,然后被反贼收编,转过头来跟朝廷打。一打仗,朝廷更缺钱,然后更多士兵逃亡投奔反贼……

这简直是个死亡螺旋。

……

回到国公府,朱慈炯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思冥想赚钱的办法。

首先排除技术条件不够的,其次排除利润低的,最后,朱慈炯的思路不出意外落在了穿越者必备三大件上。

肥皂,水泥,玻璃。

其中,做肥皂需要油脂,事关百姓口粮,排除。

水泥对军事的作用太大,不宜出售,也排除。

那么,就只剩下玻璃了。

成本低廉,利润奇高。

很显然,它正合适。

但问题是,朱慈炯没烧过玻璃,也不知道配方,那些穿越小说里也没写啊!

他对烧制玻璃唯一的了解就是,其原料是二氧化硅,沙子就是。

但朱慈炯身为材料化学专业的高材生,当然不认为把沙子融化就成了玻璃。

杂质怎么处理?不处理杂质,那烧出来的必然是黑黢黢的玩意儿。

还有,二氧化硅的熔点高达一千七百多度,比钢铁还耐烧,怎么融化它?

一个个难题砸过来,刚升起的希望似乎又消失了。

但朱慈炯没有气馁,他拿出笔墨纸砚,开始一点点推理,用基础科学原理推理!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基础科学决定一切!

所有的技术就像大厦,都是以基础科学为地基,一层又一层的修到高处。

而只要掌握基础科学,再辅以缜密合理的推理,是完全有可能复原大厦原貌的。

从午时初忙活到未时末,整整两个时辰,在作废了一堆稿子后,朱慈炯终于拿出了一套靠谱的方案。

拿着稿子,他立刻去找沐天波。

“琉璃,您会烧琉璃?透明的琉璃?”

听完朱慈炯的话,沐天波差点没被自己口水呛着。

“对!”朱慈炯答的斩钉截铁。

沐天波看着他,突然有种巨大的荒诞感,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笃定的说要烧制透明琉璃。

要知道,琉璃向来是皇家专属的产物,烧制方法秘而不宣。而透明琉璃,则更是闻所未闻。

啊!对了,西洋人倒是有半透明的琉璃,但秘方同样无人知晓。

朱慈炯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懂得这些啊!

沐天波有些心累,但碍于对方的身份尊贵,半晌,他还是问了一句:“要怎么做?”

朱慈炯把稿纸递给他:“找泥瓦匠,按这上边的图修炉子,就修在我的院子里。还有,把这上边列的材料找齐。”

沐天波点点头:“好。”

国公府养的就有泥瓦匠,直接派给了朱慈炯,按他的要求做。

至于朱慈炯要的材料,都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也派了下人去采买。

沐天波派来的泥瓦匠是父子俩,一老一少,手艺很是娴熟,花了一个时辰就把炉子修好了。

完工后的炉子就像半个鸡蛋壳扣在那,顶部密封,正面是一个小小的灶膛口,旁边是进气口,挨着顶部的侧面开了一个烟囱口。

之所以如此设计,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热量损失,顶部还可以向下反射热辐射。

至于炉子内部,结构分三层。

最内层是铁板,中层是青砖,外层是一层厚厚的掺了干草的泥巴。

此外,为了加热吹入的空气,他特意把进气道延长,上边再覆盖一个加热灶。

不过,这样修好的炉子是湿的,势必影响温度。

朱慈炯就让泥瓦匠父子在炉子里点燃柴火烘干。

一时间,炉子外层的泥巴冒起了滚滚水汽,混杂着柴烟,搞得整个院子里咳嗽声不停。

这样忙活了一整晚,第二天,炉子终于是干透了。

这时,朱慈炯要的材料也陆续送来。

量最大的是沙子,足足一木桶,是从滇池岸边挖来的。

不过这些沙子还不能直接用,得先处理几遍。

用磁石吸走沙子里的铁屑,水洗去除泥土跟溶于水的杂质,如此反复几次,沙子就变成了暗白色。

当然了,杂质不可能清理干净,还得用化学方法去除。

处理好沙子,朱慈炯开始清点其它材料,分别是:砒霜(As₂O₃),硝石(KNO₃),石碱(Na₂CO₃),硫磺(S)。

其中,硫磺跟硝石是为了生成硝酸钠(NaNO₃)。(详细过程在本章末尾“作家的话”)

这样一来,需要的其实就三种原料:石碱,砒霜,硝酸钠。

石碱的作用是降低二氧化硅熔点,原理是:

石碱在高温下生成Na₂O,又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低熔点共晶体Na₂O·nSiO₂。此外,氧化钠会破坏二氧化硅的硅氧四面体结构,能有效降低其熔点。

而砒霜是跟硝酸钠共同起作用的,作用是消除气泡,原理是:

铁氧化物跟氯酸盐等杂质在高温下生成氧气,产生小气泡,砒霜(As₂O₃)跟硝酸钠生成五氧化二砷,又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气,从而降低氧气分压,增大气泡,在浮力下上升消除。

最后是硝酸钠,它的作用是给物质脱色,以使玻璃透明,原理是:

硝酸钠在高温下有强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夺取有色物质分子中的电子,破坏原有发色基团或结构,使其失去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能力,从而实现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