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案举例
患者女,58岁。2019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胃脘胀满1年余。
症状:胃脘胀大,多矢气,每每于进食面包后加重。伴体力差,易疲倦,入眠难,多醒,偶夜热,无汗出。记忆力下降,自觉抑郁。大便日一行,但偏便秘。小便调。
既往史:多囊卵巢综合征。
脉象:右关尺沉无力,左尺沉微。
舌象:见图8-2-1。

图8-2-1
【凭舌用药】
舌尖红、平,提示上焦郁热,眠差,故选用薄荷、炒酸枣仁清热安神。
舌边平直,色淡,提示肝血虚,故用当归、白芍养肝血。
舌质淡,中焦隆起,苔白腻,齿痕浅见,为湿滞中焦,以半夏、陈皮、厚朴、苍术、生姜、炒麦芽、茯神、砂仁燥湿行气健脾。
舌中线左移,左舌小,提示魂弱魄强,以柴胡升左,制大黄降右。
心区裂纹,心阳略不足,施以炙甘草。
处方:
法半夏、陈皮、厚朴、当归、白芍、柴胡、茯神、苍术、炒麦芽、砂仁、制大黄各1,炒酸枣仁1.5,薄荷、生姜、炙甘草各0.5。浓缩颗粒剂,每次6g,开水冲服,日2次。
二诊:
2019年9月19日。中药尚剩余2天剂量未服完,目前大便通调,矢气减少,夜热不著。但余症仍在。脉双关沉弦,右尺沉无力,左尺深不可察。
与一诊相比,舌中线基本居中,但中焦苔仍白厚,故加焦三仙增强消食健中之效,舌中焦隆起已不著,反而中线裂纹较明显(见图8-2-2)。故改苍术为白术,再加炒薏苡仁以祛除下焦白腻苔,针对右舌边稍厚加炒枳壳,加合欢皮增强安神之力。

图8-2-2
处方:
法半夏、陈皮、炒白术、焦三仙、炒枳壳、炒薏苡仁、合欢皮、柴胡、茯神、干姜各1,炒酸枣仁2,制大黄、当归、白芍各0.5。浓缩颗粒剂,每次6g,开水冲服,日2次。再服1周。
三诊:
2019年10月24日。服完上药,患者感觉胃胀缓解,睡眠有所好转,因经济原因暂停治疗。虽停药后睡眠又差,但本次只要求针灸治疗肩锁关节炎。舌上腻苔已消,中线仍稍左偏,中焦仍稍隆起,上焦偏红(见图8-2-3)。建议有机会再继服中药。

图8-2-3
(撰稿人: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