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科普百科丛书:骨与软组织肿瘤
- 樊征夫主编
- 1599字
- 2025-03-15 08:28:05
(二)滑膜肉瘤
1.什么是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肌肉组织或神经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8%,偶见其原发于骨组织。虽然称为滑膜肉瘤,但该疾病起源与滑膜组织无关,也不表达滑膜标志物。
2.滑膜肉瘤会不会遗传
滑膜肉瘤具有明确的遗传病理学特征,95%以上的患者存在特征性染色体易位(X;18)(p11.2;q11.2),涉及基因为SS18和滑膜肉瘤X染色体断点基因(synovial sarcoma X chromosome breakpoint,SSX)(包括SSX1、SSX2、SSX4),形成SS18 - SSX融合基因,继而生成多种SS18 - SSX融合蛋白,这种融合基因对肿瘤的分类和预后判断有帮助,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种染色体异位会遗传给后代。
3.滑膜肉瘤应该如何治疗
滑膜肉瘤的局部控制情况和最初外科切除是否有足够的切除范围直接相关,单纯局部切除而不进行辅助治疗,无法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多数学者选择广泛切除作为患者的治疗方式,包括根治性局部切除(切除整块的肌肉或肌肉群)和截肢,术式取决于肿瘤大小及其部位。滑膜肉瘤最常见于大关节附近,这一部位的肿瘤常无法进行根治性的局部切除,选择肿瘤局部切除并辅以放疗更优于截肢手术。
滑膜肉瘤为化疗敏感性的肉瘤,有效治疗药物包括异环磷酰胺、阿霉素或表柔比星等,药物对50%的患者部分或者完全有效,滑膜肉瘤潜在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为人们所关注,如培唑帕尼、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研究表明,人IgG4抗PD - 1单克隆抗体纳武单抗能够在转移性肉瘤中发挥抗肿瘤作用。亦有研究表明,在未选择的肉瘤人群中单独使用纳武单抗的疗效非常有限,目前尚无针对滑膜肉瘤亚型疗效的分析研究。
4.滑膜肉瘤能放化疗吗
滑膜肉瘤为化疗敏感性的肉瘤,有效治疗药物包括异环磷酰胺、阿霉素或表柔比星,药物对50%的患者部分或者完全有效。最近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化疗能够延长Ⅲ期滑膜肉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但对早期患者无明显影响。鉴于当前研究结果,辅助化疗对局灶性滑膜肉瘤的治疗价值有待明确,但ⅡB / Ⅲ期滑膜肉瘤患者可以尝试应用辅助化疗类似于新辅助化疗。最突出的辅助化疗方案同样是异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的AI方案。曲贝替定是一种从天然海洋生物产物衍生而来的抗癌药,已在欧洲和美国获得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滑膜肉瘤。相关研究报道,该药物治疗滑膜肉瘤患者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为22%~23%,客观缓解率为15%。
5.晚期滑膜肉瘤患者能不能进行靶向和免疫治疗
答案是肯定的,最早的软组织肉瘤靶向药物为培唑帕尼,这是一种多靶点TKI药物,主要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VEGFR3以及PDGFRα、PDGFRβ、c - Kit,并轻度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和3。Ⅲ期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培唑帕尼能改善滑膜肉瘤患者的预后,使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约3个月。阿帕替尼通过高效抑制 VEGFR2发挥抑制肿瘤生长活性的作用,是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抗肿瘤药物。已有临床研究对阿帕替尼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探索。研究显示阿帕替尼有望改善晚期滑膜肉瘤患者的生存期。安罗替尼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多靶点TKI药物,主要靶点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并对VEGFR3、VEGFR1、干细胞因子受体 c - 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β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VEGFR2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肿瘤新血管的生成;同时还可抑制c - Kit和PDGFRβ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在国内也已经上市。多项研究证明安罗替尼对多种亚型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包括滑膜肉瘤。在免疫治疗方面,2015年ASCO年会上研究者报道了PD - 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相关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帕博利珠单抗对40例高级别或已转移的STS患者的疗效。患者每3个星期单用200mg帕博利珠单抗,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效果。40例患者中11例(27.5%)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缩小,其中6例达到部分缓解。研究表明,人IgG4抗PD - 1单克隆抗体纳武利尤单抗能够在转移性肉瘤中发挥抗肿瘤作用。亦有研究表明,在未选择的肉瘤人群中单独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的疗效非常有限,目前尚无针对滑膜肉瘤亚型疗效的分析研究。
(白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