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输血

一、考纲要求

掌握 输血的适应证。

了解 临床合理用血知识。

二、知识要点

1.输血的适应证

①大量失血:失血量在30%以下时,不输全血;超过30%时,可输全血与浓缩红细胞(CRBC)各半,再配合晶体和胶体液及血浆补充血容量;当失血量超过50%且大量输入库存血时,及时监测特殊成分如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水平,并给予补充;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手术前应结合检验结果输注CRBC纠正贫血;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③重症感染:可考虑输入浓缩粒细胞以助控制感染;④凝血异常:根据引起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

2.2000年卫生部输血指南建议

血红蛋白> 100g/L,不需要输血;血红蛋白< 70g/L,可输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为70~100g/L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

3.输血的不良反应相关知识

①发热反应;②过敏反应;③溶血反应;④细菌污染反应;⑤循环超负荷: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⑥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⑦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入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体内后,输入的淋巴细胞成为移植物并增殖;⑧疾病传播;⑨免疫抑制: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下降和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⑩大量输血的影响:大量输血后可出现低体温、碱中毒、低钙血症、高钾血症及凝血异常等。

4.红细胞制品的特点和适应证

见表1-3-1。

表1-3-1 红细胞制品的特点和适应证

三、例题详解

1.患者,男性,65岁。慢性失血导致贫血,现住院治疗,下列情况下不宜输血的是

A.出血性疾病

B.脓毒症

C.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D.急性左心衰竭

E.低蛋白血症

答案解析:D

本题考查输血适应证。输血适应证包括大量失血、重症感染、低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缺乏导致的凝血异常及凝血异常引起的出血疾病,故A、B、C和E选项适合输血;在输血的不良反应中循环超负荷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D选项不适合输血,故选D。

2.患者,男性,45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予急诊输血治疗,患者在输血几毫升后突然咳嗽、面色潮红、腹泻,其处理宜

A.四肢轮流扎止血带

B.立刻中止输血并保持静脉输液畅通+抗过敏药物

C.停止输血+口服阿匹林

D.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

E.立即减慢输血速度+肌内注射异丙嗪

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和治疗。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轻者表现为局限性或全身性皮肤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表现为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及腹痛、腹泻,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乃至昏迷、死亡,此时应停止输血并进行抗过敏治疗,故选B。

3.患者,男性,56岁。胰腺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现患者出现难治性肺部感染,需要输血治疗,下列有助于降低输血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措施是

A.选用洗涤红细胞

B.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

C.选用一次性输血器

D.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存液

E.减慢输血速度

答案解析:A

本题考查输血过敏反应的预防。输洗涤红细胞可降低输血过敏反应发生率,故A正确;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及采用一次性输血器可以预防发热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故B、C不符合;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保存液可以预防发热反应,故D不符合;减慢输血速度有利于预防循环超负荷的发生,E不符合。

4.患者,男性,60岁。因右肝原发性肝癌行右半肝切除术,术中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和手术野渗血,下列处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停止输血

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

C.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D.输晶体或血浆代用品,纠正低血容量休克

E.输注葡萄糖酸钙

答案解析:E

本题考查输血溶血反应的处理。溶血反应发生时可能出现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严重者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急性肾衰竭,当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护肾功能:给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以碱化尿液,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抗休克:输注晶体液或血浆用以扩容,纠正低血容量休克;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溶血性贫血。输注葡萄糖酸钙在大量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时候考虑使用,不用于溶血反应的处理,故选E。

5.患者,男性,67岁。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损伤门静脉壁导致大量出血,输注的红细胞种类为

A.冰冻红细胞

B.去白红细胞

C.过滤红细胞

D.浓缩红细胞

E.洗涤红细胞

答案解析:D

本题考查输血时血液成分制品的选择。外科术中出血属于急性失血,符合输注浓缩红细胞的适应证,过滤红细胞往往是指去白红细胞,其他各型红细胞制品的输注指征详见知识要点,故选D。

编者:童洪飞

审校:周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