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蓬勃发展(求追读)

涿县刺史府中,朱漆大门紧闭,门外,甲胄鲜明的士兵肃立,剑锋寒光四射,警惕地凝视着四周。

刺史刘虞刚从广阳郡返回,如今广阳黄巾的攻势受挫,双方陷入对峙僵局,短时间内,方嘉这名渠帅无法掀起大的浪花了。

刘虞也终于得空,把目光转回涿郡。

现如今,因为黄巾起义的缘故,刘宏彻底放开了军事限制,甚至他还允许世家豪强招募私兵,这也导致,各州郡现有的军队数量要远远大于平常时期。

不论世家还是官员,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都将曾经用作别处的银钱,砸在了士卒上头。

至少在当下外敌环视,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削减其他开销,全力发展军事。

但总有一些人会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那就是削减军费去修园子和宫殿,最终,士卒死战也难逃败亡的结果,只是可惜了那些英烈。

所以说坏人的绞尽脑汁,永远也比不上蠢人的灵机一动。

如今刘虞,从幽州诸郡以及各大世家手中,征得了三万部队,对于权贵阶级来说,干掉这些泥腿子,就是一等一的大事。

各大世家和群县官员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自家的士卒,必须由他们指定之人率领,刘虞对此欣然答应。

随后便是筹集粮草,铸造军需,一切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在固安县黄巾的星星之火未曾燃起时,用最迅猛的飓风将其彻底泯灭,以免其发展壮大。

如今青州等地的局势,可算不上好,没人想步青州权贵们的后尘。

就在涿县在做战前的准备工作时,固安县这边却是蓬勃发展。

于晖这人确实有些能力,又下了苦功,也确实让他搞出了一些名堂。

他不仅完成了陆宇的要求,为固安县招募了大量的工匠,解决了百姓农耕的问题,还将他曾经的一些同窗,给挖了过来。

他的好友也都是寒门子弟,是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所以他们在收到于晖信件,得知固安机会遍地后,投奔过来很多人。

学子们十年寒窗,为的是什么?

大多数人为的不还是升官发财娶老婆吗,如今机会摆在眼前,有几个人不会心动啊。

至于谋反罪名,开玩笑他们都是被黄巾俘获得老百姓,何罪之有?

等第一批人来到固安后,发现这里氛围确实和腐朽的朝廷不同,人人都有活做,人人都有盼头,最主要的还是钱多。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幽州内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携家带口的来到了固安县。

沈义和沈忠都是粗人,所以他们很钦佩这些有着文化的人,所以在固安县中,大摆宴席招待了他们。

但要说对这些人的安排,他二人就完全搞不懂了,这已经触碰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索性陆宇走的时候说过,内政上的事,可以让于晖来管理,他们只需要牢牢抓住军事就好,这样谁也翻不了天。

更何况这些人本就是于晖写信吸引来的,所以这些人的人事任命,全部交给了他。

也就是说,如今于晖虽然挂着主簿之职,但实际上的权力,比县丞也差不上啥了。

如今的他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还迎娶了自己曾经爱慕的女神,可以说是官场情场两开花。

寒门士子们,看到于晖这个出身和他们相仿之人,从刀笔吏一步步混成了如今的高度,愈发的卖命工作。

对这些读书人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权利更让他们感到上头。

什么九九六,他们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每天住在衙门里,零零七都不在话下。

于是,越来越多有着才能的士子,在各个领域中发光发亮。

于晖深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万万不能让其他人给他卷下去,所以他要更加努力的工作。

不论是囤积粮草,还是巩固城防,到处都有他和他团队的身影。

他早就和陆宇等人绑定在了一起,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只有固安城永固,他才能长久的保持当下的地位。

但他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农业发展这一块,因为他察觉到陆宇非常重视农业,所以他当然知道,力该往何处使。

固安城这个百废待兴的城市,得以逐渐恢复生机,同样有着沈义和沈忠的功劳。

在沈义的治理下,违法乱纪、打架斗殴和出卖消息之人都被抓了起来,整个城市一片清明。

在于晖的建议下,沈义将这些在牢里吃白饭的人,拉出去干起了苦役,被用作兴修水利、挖掘沟壕和建筑箭塔的工作。

而沈忠也没闲着,越来越多新的良田被他手下的黄巾锐卒开垦可出来。

在原有自留的土地基础上,将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还多,并在良田上面种上了小麦。

不仅如此,他还出高价雇佣了一批农夫,四处收集肥料给田地施肥,以保土壤肥沃,可以结出更多的粮食。

但相比于农业方面的成功,手下士卒的训练效果却是一般,不在战场中生死厮杀,经验值的增长终归缓慢。

看现在的进度,想要训练出足以升到三阶的个人经验值,依然要些日子,但这种事也急不得,只能慢慢磨了。

不过,现在困扰沈忠和沈义的最大问题不是别的,而是陆宇和陆一为何还没回来?

按理说不管成与不成,他二人也该回来了啊,怎么也不至于拖到现在才对。

毕竟他们此行只是去招揽一些工匠,又不是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按说要不了这么久。

二人也在纠结,要不要去冀州查看一下情况,虽然陆宇走时的命令是让他二人守好地盘,但时间拖得越久,他俩越是担心。

只是,还未等他俩下定决心,前往冀州一探究竟时,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刘基亲率三万步卒,浩浩荡荡的从涿县向固安方向进军。

不仅如此,还有一支轻骑兵队伍,悄无声息的摸进了固安县内。

陆一设下的监控网络,不仅没有察觉到他们的踪迹,还折损了数十个兄弟。

这支队伍正是让胡人闻风丧胆的“白马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