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安全手册:意外伤害
- 李丽萍主编
- 1245字
- 2025-03-15 09:44:22
一、概述
1.什么是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也称为非故意伤害,是全球青少年的“第一号杀手”,通常指在无意识或意料之外的情况下造成的伤害事件。跌伤、坠落伤、道路交通伤害(也称为车祸)、动物咬伤、烧烫伤、溺水、中毒等都属于意外伤害。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伤害。意外伤害不仅会对受伤者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降低受伤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意外伤害发生后,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甚至在危急时刻能够挽救生命。因此,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学习与掌握一些意外伤害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急救方法,对我们是非常有必要的。
2.意外伤害的分类有哪些
意外伤害是指非故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包括道路交通伤害、跌伤、烧烫伤、中毒、溺水、切割伤、动物咬伤、气管异物导致的伤害等。
按照伤害的轻重类型,意外伤害可分为:
(1)迅速危及生命的伤害,如溺水、触电、雷击、外伤性出血、气管异物、交通事故、中毒等。此类事故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现场抢救,以防止伤情恶化,避免可能造成的死亡。
(2)虽不会瞬间致命,但伤害情形也非常严重,如各种烧烫伤、骨折、毒蛇咬伤、宠物猫狗咬伤等。若迟迟不作处理或处理不当,这类意外伤害事件也可造成死亡或终身残疾。
(3)轻微的意外伤害,如皮肤被刀割开了一个小口,跌倒后刮伤的皮肤,沸水烫伤引起的小水泡等。此类轻微的伤害在家中即可进行简单处理,必要时再到医院进行处置治疗。
3.意外伤害可以预防吗
在人们的观念中,伤害的发生往往是无法预测的,因此通常称伤害为“意外伤害”。实际上,无论是在伤害发生前、发生时或发生后,都可通过个体、致伤物(如刀、汽车等)和环境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或减少伤害。因此,我们平常应该多了解一些常见的伤害预防知识,学习一些意外伤害的预防及自救互救的方法,在意外伤害发生时才不会惊慌失措,冷静正确地处理伤口,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伤害的危害程度。
此外,伤害的预防工作除了学校、街道等社区的人们广泛参与,同时也涉及多部门(如教育、卫生、公安等)。因此建议多部门的合作,共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预防伤害的发生。总而言之,当我们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正确的伤害预防相关的知识及处理方法后,意外伤害是可防可控的。
4.预防意外伤害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
(1)预防意外伤害因素的形成:
如禁止生产有毒、致癌杀虫剂等,禁止销售有害物质等。
(2)减少意外伤害因素的含量:
如减慢车速以预防车祸,限制武器使用范围,预防切割伤等。
(3)防止释放已知因素的意外伤害或降低释放的可能性:
如使用儿童安全药物容器盛放药物,来防止儿童误食药品引起的药物中毒。
(4)将意外伤害因素从时间、空间上与被保护者分开:
如行人走人行道,防止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5)改变意外伤害因素的基本性质:
如家中突出的尖锐器件应改成钝角或软体。
(6)对已造成的损伤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康复措施:
如被猫狗咬伤后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