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第一课 认识食物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不同食物,掌握食物的分类及每类食物中包括哪些食物,树立食物多样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

(一)为什么要吃食物

所谓“民以食为天”,机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生理活动都离不开食物提供的营养。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要摄入充足的食物。

(二)食物分类

按照食物的不同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两大类。此外,还包括油、盐、糖等其他食品。

1.植物性食物

(1)谷类

谷类是我们最常见也是每天都要吃的一类食物,如稻米、小麦、玉米等。

稻米可制作成米饭、大米粥、米线、米粉等。

小麦经研磨后就是小麦粉,小麦粉可制作成馒头、烙饼、面包、面条等。

玉米煮熟后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研磨成玉米粉或玉米糁,玉米粉可以制作成玉米饼、窝头等,玉米糁可以煮粥。

儿童每天要吃适量的谷类(表1-1-1)。

表1-1-1 常见的谷类食物

(2)薯类

薯类包括红薯、马铃薯、山药和芋头等(表1-1-2)。

红薯可直接蒸、烤食用,也可以制作成红薯饼、红薯粥等,还可加工制成红薯粉条。

马铃薯俗称土豆,土豆的烹调方式多样,既能制作成主食食用,如制作成土豆泥,又能切成丝、片、块状作为炒菜时的主料或配菜,如炝土豆丝、炒土豆片、炖土豆块等。

山药可以蒸熟了直接食用或熬制山药粥等,还可切成片状、条状炒制,如清炒山药。

表1-1-2 常见薯类食物

续表

(3)大豆类

大豆类按种皮的颜色可分为黄豆、青豆、黑豆。大豆类可煮熟后直接食用,也可制作成各种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和豆腐乳等(表1-1-3)。

表1-1-3 常见大豆类及豆制品

(4)杂豆类

杂豆类包括豌豆、绿豆、豇豆、赤小豆等。

赤小豆

豌豆

绿豆

(5)蔬菜类

蔬菜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蔬菜食用部位不同。有些吃嫩茎和叶,如芹菜、菠菜;有些吃花,如西蓝花、花菜;有些吃根茎,如萝卜、土豆;有些吃瓜果,如南瓜、冬瓜。

蔬菜也是五颜六色的,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橘红色和紫色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紫甘蓝、红苋菜等。浅色蔬菜主要包括白菜、萝卜、黄瓜、卷心菜等。

儿童每天要吃新鲜的、品种丰富的蔬菜(表1-1-4)。

表1-1-4 常见蔬菜(按颜色深浅分类)

(6)水果类

水果通常分为浆果类、柑橘类、核果类、仁果类和瓜类五大类。

浆果类水果包括草莓、桑葚、蓝莓等。

柑橘类水果包括橘子、柠檬、柚子等。

核果类水果包括樱桃、龙眼、荔枝等。

仁果类水果包括苹果、梨、山楂等。

瓜果类水果包括西瓜、香瓜、网纹瓜等。

儿童要经常吃新鲜、应季和不同种类的水果(表1-1-5)。

表1-1-5 常见水果

(7)坚果类

坚果类食物包括瓜子、花生、核桃、杏仁等。

2.动物性食物

(1)畜禽肉类

畜肉、禽肉都属于动物性食物。畜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肉”。禽肉如鸡肉、鸭肉、鹅肉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肉”(表1-1-6)。

表1-1-6 常见肉类

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肉可以制作成不同的美食。以鸡肉为例,我们可以制作成宫保鸡丁、炸鸡柳、红烧鸡翅、照烧鸡腿饭等多种美食。

宫保鸡丁

红烧鸡翅

(2)奶类

生活中常见的奶类包括牛奶、羊奶等,其中牛奶是我们饮用最多的奶类。

奶制品是以牛(羊)奶为原料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包括酸奶、奶酪、奶粉、炼乳等(表 1-1-7)。

表1-1-7 常见奶类及奶制品

(3)蛋类

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鹌鹑蛋等。蛋类的吃法多种多样,以鸡蛋为例,可以做成煮鸡蛋、鸡蛋羹、西红柿炒鸡蛋、鸡蛋饼等。

煮鸡蛋

鸡蛋羹

西红柿炒鸡蛋

蛋制品是对蛋类进一步加工制成的,包括松花蛋、咸鸭蛋、卤蛋等(表1-1-8)。

表1-1-8 常见蛋类及蛋制品

(4)水产品类

水产品包括鱼、虾、蟹、贝等,例如带鱼、草鱼、龙虾、大闸蟹、扇贝、海螺等。水产品也属于“白肉”。

水产制品是对鱼、虾等进一步加工制成的,如鱼丸、鱿鱼干、虾皮、沙丁鱼罐头等。

表1-1-9 常见水产品

三、课堂实践与拓展

(一)准备材料

请学生们将自己前一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告诉老师,由老师制作成卡片或整理成电子图片。

(二)认一认,说一说

老师带领学生们,交流昨天都吃了哪些食物?属于哪一类?老师展示准备好的卡片或图片,让学生们根据卡片或图片认识食物。

(三)课后操作

请将以下食物正确归类,将字母填到对应类别下。

A.米饭 B.花菜 C.鱼肉 D.豆浆 E.苹果 F.面条 G.菠菜

H.鸡肉 I.豆腐 J.馒头 K.胡萝卜 L.纯牛奶 M.花生 N.猪肉

四、扩展阅读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1166)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内容和推荐,提出了平衡膳食宝塔。宝塔共分五层,代表五类食物,各层面积大小不同,表示每类食物需要的摄入量不同,构成符合我国居民营养需要的比较理想的膳食构成。谷薯类食物在最底层,表示需要量最多,其次从下到上依次是蔬菜水果类、畜禽肉蛋类、奶类和大豆坚果类,油、盐在最上层,表示需要量最少。

参考资料: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01166)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是按照平衡膳食原则,在不考虑烹饪用油盐的前提下,描述了一个人一餐中膳食的食物组成和大致比例。

餐盘分为4部分,分别是谷薯类、动物性食品和富含蛋白质的大豆、蔬菜和水果,餐盘旁的一杯牛奶提示其重要性,是一个人一餐中的食物基本构成的描述。结合餐盘图中色块显示,蔬菜和谷物面积最大,是膳食中的重要部分。按照重量计算,蔬菜占膳食总重量的34%~36%,谷薯类占总膳食重量的26%~28%,水果次之,占膳食总重量的20%~25%。动物性食品和大豆最少,占膳食总重量的13%~17%。

参考资料: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