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张老师踏入学校后,犹如一阵春风,给这所地处偏远、略显沉闷的校园带来了全新的气息。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那些原本枯燥的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在与学生们的日常相处中,张老师敏锐地察觉到林宇眼中对知识的熊熊渴望,以及他在学习上远超同龄人的天赋与潜力。
某天课间,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小径上。张老师把林宇叫到办公室,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道:“林宇,县里马上要举办一场知识竞赛,我思来想去,觉得以你的实力,完全有机会去参与。这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你拓宽视野、见识更广阔知识天地的绝佳契机,要是能取得好成绩,还能为咱们学校争光呢!”
林宇听闻,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满是惊喜与兴奋。可转瞬之间,他的眼神又黯淡下去,眉头微微皱起,露出担忧的神色:“老师,我真的能行吗?而且去县里参加竞赛,路费、食宿费会不会要花很多钱?我家里的情况,您也知道……”说着,他微微低下头,声音也越来越小。
张老师轻轻拍了拍林宇的肩膀,语气坚定而温暖:“林宇,你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你有十足的信心!费用的问题你别太担心,学校已经表示会提供一部分支持,我也会尽全力帮你想办法。这么难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一旦错过,可能就很难再有了,你可千万不能放弃。”
在张老师的鼓励与开导下,林宇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他抬起头,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用力地点点头:“老师,我参加!我一定好好准备。”
从那之后,林宇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竞赛的准备中。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山村,他就已坐在自家院子里,借着熹微的晨光背诵古诗词和英语单词;夜晚,家人都已入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专注地钻研竞赛涉及的各个学科知识。那些日子里,他仿佛着了魔一般,走路时嘴里念念有词,思考着数学公式和物理原理;吃饭时,手中的筷子常常停在半空,脑海里还在背诵历史事件和地理常识。
然而,竞赛的准备过程远非一帆风顺。竞赛所涵盖的知识范围极广,许多知识点都超出了他平时的学习范畴,理解和掌握起来难度极大。有一回,他被一道复杂的数学逻辑题困住,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他坐在书桌前,反复思考了几个小时,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可思路却始终在原地打转,毫无头绪。急得他眼眶泛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但就在这时,他脑海中浮现出张老师鼓励的笑容和父母充满期待的眼神,一股力量涌上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重新拿起笔,继续钻研,一直到深夜,终于成功解开了那道难题,他才如释重负地放下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